赠姜如须

独立见明月,与我山水期。

潜虬自岱浍,高深万物仪。

理楫陶宾客,樽前逢河湄。

一见即狂笑,别遽何所思。

击缶期永夜,乐莫心相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赠姜如须》由明代诗人张溥创作,通过描绘与友人姜如须相聚饮酒、赏月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独立见明月”,诗人独自站立,仰望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与我山水期”一句,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姜如须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如同山水般永恒不变。

“潜虬自岱浍,高深万物仪”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潜藏在深水中的龙(虬)自比,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山岳般稳固,又如大海般深邃,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理楫陶宾客,樽前逢河湄”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宴席上畅饮的情景,通过“理楫”这一动作,既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的志趣相投,如同船只在河湄边停泊,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一见即狂笑,别遽何所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喜悦和离别时的不舍。即使短暂的相聚后就要分别,心中仍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彼此的思念。

最后,“击缶期永夜,乐莫心相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长夜,享受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即使在欢笑中度过,也能深刻地理解彼此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收录诗词(11)

张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

  • 号:西铭
  • 籍贯:直隶太仓(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02~1641

相关古诗词

寄吴学士二首(其一)

飘飘杨白花,溶溶大江水。

天衢既阻修,良人隔万里。

妾身如飞蓬,贞洁聊自矢。

朝立青云端,暮倚朱楼里。

四顾多傍徨,尘沙蔽野起。

梧桐摧为薪,兰蕙化为枳。

中夜坐长叹,皓首思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吴学士二首(其二)

楚山有良璞,昆池有奇琛。

投之非其主,谁能明我心。

掩袖向前浦,驱车出丹岑。

延颈蓬岛上,白日忽以沈。

北首瞻行旅,边雨正浸淫。

念我平生交,泪下沾衣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怀杨进士

青青东门阪,上有萝藤结。

愿得一心人,白首无磷涅。

周才慎所处,不敢居明哲。

开户见性情,群动齐巧拙。

翔乌安其巢,离兽营彼穴。

万物各为友,吾生何为悦。

名山岂易求,耦耕效长乐。

形式: 古风

拟陶

蔼蔼堂前木,时至忽成林。

首夏方澄和,凯风散幽襟。

我爱白日静,触物每微吟。

息影盘石边,时鸟怀好音。

鼠壤有馀蔬,东醪聊自斟。

虽无高世轨,抚已安夙心。

先师有遗言,谋道匪自今。

已矣何所羡,林栖岂何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