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日竹风谈法要,无人竹影又斜阳。
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醒心轩》,通过对竹林中独自谈论佛法的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尽日竹风谈法要"一句,表现了诗人沉浸在佛法研讨中的专注与投入,整日与竹林相伴,感受自然与禅理的交融。"无人竹影又斜阳"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和时光的流逝,夕阳西下,只有竹影与诗人相伴,更显孤独而富有哲理。
最后两句"他时若有相应者,莫负开轩人姓黄",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期待有志同道合的人能理解并传承他的精神,"开轩人"即指自己,"姓黄"则是自我标识,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期许。整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黄庭坚的禅意人生观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才似谪仙惟欠酒,情如宋玉更逢秋。
相看领会一谈胜,注目长江天际流。
净名庞老总垂须,君幸元无免破除。
心若出家身若住,何须更觅剃头书。
万缘空处真如佛,八面风中不动尊。
困便横眠饥吃饭,十方无壁又无门。
一瓶一钵非难办,住得山时更莫来。
千年粪扫堆头物,优钵罗花特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