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山东山行至绝顶》描绘了登山者在严寒中攀登险峻山峰的艰辛与壮志。首句“地峻清寒刮鬓毛”形象生动,展现了山势陡峭,气候寒冷,连风都仿佛能刮动诗人的鬓发,渲染出环境的艰苦。接下来的“烟林雪麓几周遭”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雾气缭绕的树林和覆盖着白雪的山麓,给人以广阔而寂寥之感。
“乾坤万国风云阔,海岱诸峰日月高”两句,诗人将视线放得更远,用天地、国家和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辽阔与壮丽,同时也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胸襟的开阔。在艰难的行程中,“远堠忽逢心少慰”,偶遇远方的里程碑,给诗人带来一丝安慰;然而“小车难坐足频劳”,行走的疲惫又提醒他路途尚远。
最后两句“蓬莱不隔千馀里,便欲飞身踏翠鳌”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蓬莱的向往,以及登顶后想要凌驾于山水之上的豪情壮志。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卓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