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感摧伤强对春,看花花畔独沾巾。
祇应闭目林中坐,须学无言壁下人。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耒的作品,它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百感摧伤强对春"一句,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对待即将到来的春天,这里的“摧伤”暗示着一种悲凉与无奈,可能是因为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现实之间的反差所引发的情感冲击。
"看花花畔独沾巾"则透露出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时所流露出的孤独和哀愁。这里的“花畔”指的是花丛旁边,而“独沾巾”意味着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一种无法与他人分享的孤独情怀,甚至需要借用手帕来擦拭心中的悲伤。
接下来的"祇应闭目林中坐,须学无言壁下人"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这里“祇应”意味着最好的选择,“闭目林中坐”则是诗人为了避免世俗的纷扰和尘嚣,而选择了一个宁静的自然之所,闭上眼睛,通过静坐来寻找内心的平静。而“须学无言壁下人”则是指诗人希望能像那位在楚庄王梦中修墙的人一样,不为世人所知,不发一语,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整刷衣裾紫翠新,晓天风露压鸡晨。
应知不置莲花漏,长唤林中宴坐人。
轻坚滑泽节仍匀,上下柯山助老身。
他日天恩许归去,提携同踏故园春。
岁晚长安足风土,天寒官舍少文书。
下马闭门复无事,壁间佛像对铜炉。
墙东椿老叶已尽,堂下菊丛无复香。
长安风埃岁已晚,闭门不出马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