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

雪压风欺恁地寒,刬地清香喷。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

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数尽世间各种花,却都不如梅花的韵味。
即使雪花堆积,狂风欺凌,它依然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喝得微醺,我折下梅花回家,插在乌黑的发鬓间。
这花并非因愁人而显得忧郁,而是愁人因花而更添愁绪。

注释

万般:形容种类繁多。
梅花韵:梅花特有的韵味或风格。
恁地:如此,非常。
刬地:忽然,猛然。
乌云鬓:比喻黑亮的头发。
愁人:忧郁的人。
闷:这里指忧郁、愁闷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是宋代词人曾觌的作品。虽然题目涉及了一段不幸的故事背景,但这里仅就诗句本身进行鉴赏。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诗人以梅花为参照,表达世间万千花朵都无法比拟梅花的独特韵味,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暗示了主人公对吴氏女命运的同情和梅花般的品格赞美。

"雪压风欺恁地寒,刬地清香喷",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情景,暗喻吴氏女身处逆境却保持清白坚贞,即使遭受苦难,其内在的美德依然如梅香般散发。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通过半醉的状态和将梅花插入发间的动作,表现了主人公对吴氏女的怜惜和对她遭遇的无奈,同时也寓含了对她的慰藉。

最后两句"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直接揭示了花与愁人的紧密联系,花虽美,但在愁人心中却增添了更深的哀愁,表达了词人对吴氏女命运的感慨和对她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对吴氏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其高尚情操的赞美,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6)

曾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籍贯:汴京(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音di迪)(1109-1180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赏雪席上

暮云蹙。小亭带雪斟醽醁。斟醽醁。

一声羌管,落梅蔌蔌。舞衣旋趁霓裳曲。

倚阑相对人如玉。人如玉。锦屏罗幌,看成不足。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西风节。碧云捲尽秋宵月。秋宵月。

关河千里,照人离别。尊前俱是天涯客。

那堪三载遥相忆。遥相忆。年光依旧,渐成华发。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正飞雪。园林一样梨花白。梨花白。

画堂帘捲,暖生春色。嵇康转轴声幽噎。

新来多病娇无力。娇无力。浅红转黛,自然标格。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晴空碧。吴山染就丹青色。丹青色。

西风摇落,可堪凄恻。世情冷暖君应识。

鬓边各自侵寻白。侵寻白。江南江北,几时归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