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罗幕风轻,水沈烟细。杯行笑拥东山妓。

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

银甲弹筝,碧桃荐味。举觞飞白拚沈醉。

花窗弄月晚归来,门迎蜡炬笙箫沸。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轻风拂过罗幕,水面沉香烟雾细。众人围绕着东山的歌妓欢饮笑谈。
歌声慷慨,不惜以锦绣赠予,清脆的声音悄悄激荡,引得梁尘似有若无地飘起。
银色甲胄下的人弹奏着筝,绿色桃子供奉着佳肴。大家举杯畅饮,决心沉醉其中。
夜晚在花窗下赏月归来,门庭前灯火通明,笙箫声此起彼伏。

注释

罗幕:华丽的帷幕。
水沈:沉香木,一种名贵的香料。
东山妓:指代歌妓或才女,东山常用来比喻美女。
锦缠头:古代赏赐给艺人的丝织品,象征财富和赞赏。
清音:优美的音乐声。
梁尘:形容音乐优美,连屋梁上的灰尘都仿佛被吸引。
银甲:金属制成的甲胄,可能指演奏者。
碧桃:绿色的桃子,可能是酒或食物的名称。
飞白:快速饮酒的动作。
蜡炬:蜡烛,这里形容灯火。
笙箫:两种吹奏乐器。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宋代词人欧阳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宴饮欢聚的画面。"罗幕风轻,水沈烟细",开篇便以轻柔的风和袅袅的沉香烟雾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杯行笑拥东山妓",写众人围坐饮酒,笑声盈盈,女子们如东山之秀,增添了宴席的热闹与活力。

"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赞美了歌妓们的曼妙歌声,仿佛连梁上的灰尘都被其吸引,展现了音乐的魅力。"银甲弹筝,碧桃荐味",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与美食,筝声悠扬,佳肴美酒相伴。

"举觞飞白拚沈醉",词人豪情满怀,举杯畅饮,意欲一醉方休。"花窗弄月晚归来,门迎蜡炬笙箫沸",夜深人散,词人带着月色归来,门前仍灯火通明,笙箫声此起彼伏,展现出宴会的余兴未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欢乐的宴饮场景,既有音乐与美酒的享受,也有对时光流逝的留恋,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宴游生活的风情。

收录诗词(208)

欧阳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 字:德明
  • 籍贯:抚州崇仁(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雁字书空,橘星垂槛。江天水墨秋光晚。

香丝袅袅祝尧年,公庭锡宴挥金碗。

醉索蛮笺,狂吟象管。珠玑灿灿惊人眼。

遏云更倩雪儿歌,从教拍碎红牙板。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状元峰

一峰高耸上参天,地势钟灵出状元。

雪霁乍疑抽紫笋,云开忽见吐青莲。

平明远捧金乌小,薄暮高擎玉兔圆。

独羡唐家贤父子,芳名留得后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国学生徐宗敬奉部苻来山西起取各府州县驿丞善知马者赴京其行也赠之以言

解向殊方持使节,不教尘土上乌纱。

宾筵就饮尊长绿,传舍怀归烛屡花。

全晋云山飞驲骑,大河风水鼓灵槎。

还京授得孙阳子,定有神驹产渥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旅舍

去日春蚕吐雪丝,归时霜菊剥金衣。

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