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诗附无题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

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

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梳洗楼前粉暗铺”,通过描绘女子在梳妆打扮时的情景,暗示她对心上人的思念,如同精心铺设的粉面,充满了期待与美好。接着,“思君犹似掌中珠”一句,将对心上人的思念比作掌中的珍宝,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深沉而珍贵的情感。

“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她虽有心思编织象征爱情的同心结,但因懒散或心绪不佳而未能完成;看着池塘中比翼双飞的鱼儿,却只能徒增相思之苦。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她嫌弃梦中莺鸟的叫声过于老迈,希望心上人能像初春的柳条一样新鲜、充满生机,邀请欢愉。这一对比,既体现了女子对心上人青春活力的向往,也反映了她内心对相聚的急切期盼。

最后,“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两句,总结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她感叹生活中快乐之事少之又少,唯有收到心上人的一封信,才能慰藉她那颗因思念而痛苦的心。这不仅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书信的珍视,也深刻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与渴望,以及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独与挣扎。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一)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

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

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二)

此生多是厌羁离,欲语潸然便泪垂。

触石晴云凝翠鬓,带风杨柳认娥眉。

鱼吹细浪摇歌扇,蝶恋馀香舞好枝。

自别钱塘山水后,愁添益恨绕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三)

露重岚深路渺茫,直教愁色对愁肠。

正嗟新冢垂青草,独泛扁舟映绿杨。

紫燕欲飞先绕栋,林花未散已偷香。

如今再到经行处,莲帐无因见女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四)

南方应有未招魂,去国离家见白云。

自恨频年为远客,不知何地更逢君。

江鲜野草桃花饭,宝髻香娥翡翠裙。

今日春光吟不见,病煎愁绪转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