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百年方开此山,寒光浮暖湿而乾。
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王烈餐石髓图》。诗中描绘了王烈餐食石髓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哲理的色彩。
首句“五百年方开此山”,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时间之久远,暗示着这山的不凡来历。接着“寒光浮暖湿而乾”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中光线的微妙变化,既有寒冷的光芒,又有温暖的湿润,以及干燥的质感,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这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石髓,它被视为宇宙混沌之初的精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然而,诗人却担心普通人难以理解或接纳这种非凡之物,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珍视,以及对普通人的普遍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想象与重构,也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探讨了自然、生命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郑思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长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隐岁华。
有耳不闻秦汉事,眼前日日赏桃花。
日出樵柴日落归,几年黑白梦纷飞。
看来直待斧柯烂,始悟老仙棋外机。
白昼平津涌似雷,尽惊灵物出尘埃。
倒翻三尺挥空去,对舞双龙破浪来。
弘景层楼掉太清,万龙捲翠响泠泠。
此心不出三界看,一片秋声何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