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

火维众山插天险,天半熊熊起烈焰。

火光所触金铁流,阳气郁勃燔炎州。

雪威不到滕六死,天地长夏无冬秋。

或如金釭挂天半,烛龙衔烛照银汉。

或如野烧横秋空,天吹不动海底风。

飞光上腾影倒射,万壑一色作奇赤。

有时石罅溅沸泉,一喷一吸泉生烟。

响泉自喷火自爆,火水争穴互相搏。

生硝黑气烘马牙,坐恐瀛台坤轴灼。

当年补石天龃龉,宗动掷下洪钧炉。

阴阳余炭煽未熄,照见满海红珊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长庚的《火山》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奇特的火山景象。首句“火维众山插天险,天半熊熊起烈焰”展现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气势,如同众山之巅燃起了熊熊烈火。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火光所触金铁流,阳气郁勃燔炎州”形象地描绘了火焰的炽热和威力,连金属都会熔化,整个大地仿佛被炙烤。

诗人运用比喻,将火山比作“金釭挂天半”和“烛龙衔烛”,象征着明亮且持久的火焰照亮了夜空,又如“野烧横秋空”,形容火势蔓延广阔。火山的喷发还产生了奇特的光影效果,“飞光上腾影倒射,万壑一色作奇赤”。

诗中还提及了火山活动带来的其他自然现象,如“石罅溅沸泉”、“响泉自喷火自爆”,以及硝石燃烧产生的黑气和热力,甚至担心这些能量可能对天地造成破坏。最后,诗人回忆起古代补天神话,暗示火山的能量源自天地间巨大的力量,而“阴阳余炭煽未熄”则象征着这种能量的持久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火山的壮观景象,既有自然之力的震撼,又融入了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中国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收录诗词(12)

周长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治壬戌举人,官彰化教谕。有《周教谕遗诗》

  • 字:莘仲
  • 籍贯:侯官

相关古诗词

台北稻江楼和友人韵

际天黑箐坠斜曛,龙气腾空作火云。

山势百支垂海尽,江流双派到楼分。

豪游有约青丝鞚,韵事无心白练裙。

欲作逢场竿木戏,娵隅蛮语笑参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幽居(其一)

幽居忽不乐,远游南山岑。

山光迎暮霭,归鸟皆投林。

簌簌涧上松,风过闻远音。

泠泠涧中水,浣我尘世襟。

山鹤有闲意,山鹿多野心。

旷然一相对,机械何从侵。

静境触斯悟,幽念息逾深。

安知太古上,非复如当今。

请从彭泽公,一抚无弦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幽居(其二)

种竹得幽趣,种兰有幽芬。

孤怀澹相寄,非期世所闻。

东邻有隐士,洒然离俗氛。

朝夕过我游,结契连风云。

赠君流黄机,报我蜀锦纹。

锦纹织奇字,密意通殷勤。

殷勤那敢负,誓绝莸与薰。

春花与春草,向荣各欣欣。

相期共樽酒,薄醉眼斜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刺促行

刺促复刺促,人生百年鸟过目。

前有一樽酒,后有一丛菊,把菊饮酒安事役,役迷阳生途行且伤足。

山多虎豹水多蝮,时时飞而食人肉。

请看东门悲牵犬,何如生来抱黄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