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通过鹤鸣和回雁峰的形象,寓言诗人与友人彭禹峰的情感交流。首句“天空嘹唳鹤鸣皋”以鹤鸣象征高洁,展现了诗人与彭禹峰的志趣相投。次句“回雁峰前峰更高”则暗示友情如山,彼此之间的敬仰之情更胜于景物之峻峭。
“既同江子花生梦”借用江淹的典故,表达对彭禹峰才情的赞美,如同江淹梦见笔生花一般。接下来,“又忆毛生颖脱毫”则借毛颖(毛笔)的典故,进一步赞美彭禹峰的文采出众。
“片羽影随编画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彭禹峰的文思如飞,其文字在画卷上留下痕迹。而“断肠声到振江涛”则以鹤鸣之声喻指深情的呼唤,这声音甚至激荡起江面的波涛,显示出情感的强烈。
最后两句“从来怕舞《霓裳曲》”暗含诗人不愿涉足世俗繁华,而选择保持高洁情怀。结尾“冷落河山洒凤毛”以凤凰的羽毛比喻彭禹峰的才华,即使在寂寞的环境中,他的光芒依然照耀河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彭禹峰的深深敬仰和真挚友谊,以及对高雅艺术和独立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