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四)出胯下

信能死,请刺我,不能死,出胯下。

出胯下,何足道,粲然一市人皆笑。

剖符向故里,危矣屠中儿,用作楚中尉,报复亦大奇。

当年熟视良有以,忍耻故能就于此。

君不见,英雄失志辱泥途,纵出胯下何伤乎?

君不见,英雄得志空千古,谁能生与哙等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四)出胯下》以史书典故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坚韧品格的赞扬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首先以“信能死,请刺我”起笔,暗示了主人公面对困境的决绝态度,接着通过“不能死,出胯下”描绘了他选择屈辱求生的行为,这一举动在市井中被众人嘲笑。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因为“剖符向故里”,他得以返回故乡并担任要职,这显示了他的报复之心和不凡才能。

诗中“危矣屠中儿”一句,暗指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清醒,而“用作楚中尉,报复亦大奇”则赞美他的智谋和报复的巧妙。接下来,诗人借“当年熟视良有以,忍耻故能就于此”表达对主人公忍辱负重、最终成功的肯定,认为这是英雄气概的表现。

最后,诗人以对比的方式,指出英雄在失意时的屈辱并不影响其伟大,而得志者即使千古留名,也不一定能与那些平凡而有英雄气的人相提并论。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元。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五)相君背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君不见,种蠡张陈事可哀,时乎时乎不再来。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将安归。

策士逞雄辨,那论汉与楚。

谁识王孙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鸟尽,良弓藏,猛士何劳守四方。

钟室奇冤亦天意,此时悔不用通计。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六)生同日

赤龙应运作天子,附尾攀鳞各四起。

独有燕王属最亲,生而同日复同里。

里中嘉叹不容口,父老两番贺羊酒。

少相亲,长相爱,一朝衅生惧得罪,亡命仓黄走边塞。

异姓封王仅七人,如今只有长沙在。

彭越醢,淮阴杀,高帝已崩真绝望,余生难向娥姁乞。

那知同日竟非祥,昔年同里今殊方。

父老空劳贺羊酒,可怜死作东胡王。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七)田横来

横不来,天子耻,兴兵问罪悔晚矣。

横若来,天子喜,大则封王小侯耳。

尸乡相距三十里,沐浴从容伏剑死。

当年南面俱称孤,今日谁能更屈体,好持吾头见天子。

乘传携来有二客,地下想从驱鬼伯,奇闻咄咄更惊人。

穷岛忠魂聚五百,薤露歌残剧可怜,高皇流涕数称贤。

一时得士能如此,兄弟更王岂偶然。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八)事屠狗

丈夫一死且不畏,卮酒彘肩何足计。

重瞳叱咤废千人,独有舞阳折其气。

马上当年隆准公,指挥发纵来趋风。

淮阴留侯自人杰,鼓刀屠狗亦英雄。

君不见,鹿去秦,龙斗野,际会风云下。

岂惟屠狗有英雄,颍阴侯亦贩缯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