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沩山养子没来由,叉手人前不识羞。
更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性所作的《颂古七首》中的第六首。它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场景:沩山(可能是指沩山和尚)的儿子行为古怪,叉手站立在人前,不知羞耻。他甚至用琵琶遮住脸庞,试图隐藏自己,但这种遮掩反而增添了他一种奇特的魅力或风流韵味。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暗示了这个人物的独特性格和与众不同的举止,带有禅宗对世俗习气的超脱和玩味。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机智与幽默。
不详
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刻舟犹觅剑,夜雨过潇湘。
外道怀藏宝镜时,世尊良久为高提。
浑如良马窥鞭影,不觉全身陷铁围。
秋风清,秋月白。雁过长空,蝉噪庭柏。
踢出铁昆崙,大机要顿发。好肉剜疮,觑著即瞎。
隔山人唱太平歌,元是胡笳十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