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枯禅未离喧,随俗或安雅。
翻覆大化中,谁是长年者。
同光须臾期,尘埃野马也。
风亭木叶下,村村又秋社。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乡村的景象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枯禅未离喧,随俗或安雅”以“枯禅”比喻诗人自己,身处世俗之中,虽心向宁静,但难以完全脱离尘世的喧嚣。接着,“翻覆大化中,谁是长年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指出在自然变化的大潮中,谁能成为永恒的长存者呢?“同光须臾期,尘埃野马也”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将人比作随风飘散的尘埃,暗示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后两句“风亭木叶下,村村又秋社”则转向对眼前景物的描绘,风中的亭子旁,树叶纷纷落下,秋天的社日(祭祀祖先和土地神的日子)又在各个村庄举行。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领悟。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
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
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东风已飞花,绿叶生昼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
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
单舸下长川,相与两文士。
欢然叩舷歌,激激响风水。
山头秀松杉,城阴富桃李。
周流至桥边,兴极笑而起。
浇淳固一致,大抵务归厚。
百年草栖尘,孔孟已无有。
书不求甚解,又不喜饮酒。
宦情随牒移,庸能累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