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

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

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

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

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

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

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

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

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

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

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邓圣求前往武昌任职时所见的美景以及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侧江小屋”、“出林缭径丛花”、“溪风”、“岭雪”、“寒梅”等,营造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历史上的武昌,通过“孙家旧事”、“樊山”、“赤壁楼船”等元素,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邓圣求任职武昌的感慨,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对朝廷政策的反思。通过“南人歌声易慷慨”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情感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公诗感激成叹哀”一句,既是对邓圣求诗歌风格的评价,也是对诗人情感表达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和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蔡河渔叟

河冰始消春沮洳,老翁求鱼日来去。

川流容船网罟繁,上流下流密如雾。

跳虾潜斗不自惜,时复鲲鲕聊可识。

吁嗟劳心能几何,信道相看犹羡他。

形式: 古风

高楼

青楼高高危九衢,朱栏画栱相倾扶。

佳人当轩玉不如,红帘翠幕深沉居。

危弦促柱鸣笙竽,哀音感耳心意舒。

浮云不行飞鸟徐,游人驻车马踟蹰。

嘉肴桂酒白玉壶,浩唱烂醉何所居。

乐极哀多盈必虚,世故万变谁能图。

飞鸢堕鼠残诸虞,里闾豪杰何时无。

茂陵老儒空叹息,曲突徙薪才赐帛。

形式: 古风

古诗咏欧阳永叔家白兔

飞若白鹭,众不足珍。走若白马,近而易驯。

古来希世绝远始为宝,白玉之白无缁磷。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

莹然月魄照霜雪,红眼顾眄珠璘㻞。

山农提携越千里,主人得之誇众宾。

网罗脱死鹰犬避,一以洁素能超群。

清江怆神龟,大野伤麒麟。

刳肠折足不免患,智若三穴方全身。

主人好奇意不倦,有来往往蒙金银。

老翁守株更有待,勿使珍物遗今晨。

形式: 古风

始凉夜坐

八月秋风高,凉风动天地。

渐疑昼短少閒暇,况复宵长减眠睡。

空林露下物色清,閒堂明灯门不扃。

四隅寂寞群动息,我与蟋蟀皆宵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