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南徐灯夕

王正三五漫佳节,浊酒寒灯且眼前。

无复鼓歌祠太一,真成烽火照甘泉。

疏梅攲雪摇相忆,淡月笼云也自圆。

北极朝廷知不改,起占天步亦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正值农历正月十五热闹节日,我只有浊酒和寒灯陪伴眼前。
再也没有祭祀太一神的鼓乐,战争的烽火仿佛照亮了昔日的皇家园林甘泉宫。
稀疏的梅花在雪中倾斜,似乎在向我诉说相思之情,淡淡的月光穿过云层,独自圆满。
尽管朝廷的权力中心看似未变,但我对未来国家命运的预测却感到迷茫。

注释

正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浊酒:质量较差的酒。
祠太一:古代祭祀天地诸神的一种仪式,这里指祭祀太一神。
烽火照甘泉:比喻战争或动乱,暗示皇宫可能受到威胁。
疏梅:稀疏的梅花。
北极朝廷:指朝廷的权力中心,代指国家。
天步:古人认为天象预示人间吉凶,此处指国家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丁未南徐灯夕》,描绘了节日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首句“王正三五漫佳节”点明了正值元宵佳节,但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用“浊酒寒灯且眼前”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无复鼓歌祠太一”表达了对往昔热闹庆祝的怀念,与如今的冷清形成对比,“真成烽火照甘泉”则借古喻今,暗指时局动荡,烽烟四起,连节日的欢庆都显得凄凉。

“疏梅攲雪摇相忆,淡月笼云也自圆”两句,以梅花在雪中摇曳和淡月隐于云间,象征着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即使现实情境凄冷,自然景象却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规律和美感。

最后,“北极朝廷知不改,起占天步亦茫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虽然朝廷看似稳固,但未来走势难以预料,诗人内心充满了迷茫。整首诗通过节日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时局的忧虑。

收录诗词(109)

黄彦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三日步至杏亭

禅房幽讨有谁期,竹径穿花蝶不知。

山拥暮寒斜照里,树含芳思欲开时。

和风第放千林喜,胜日闲成一段奇。

何必红尘污人后,始从箫鼓看繁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通铺

寒食祇数日,春光犹一分。

风烟明杲杲,莺蝶闹纷纷。

馆地红铺绣,汀洲绿妒裙。

芳馨有谁遗,吾欲降东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王子才军中有道人鬻笔既售而去笑曰吾姓名在管中破视有细字曰李洞长求之不复见矣

车马相逢地,龙蛇杂处中。

从容李洞长,游戏管城公。

堕履方圯下,跳壶已阆风。

还同贺水部,乘兴看行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冬至节假赋愁阴喜霁(其一)

爱日明朝至,寒云此夕同。

预知鸦啄雪,先验鸟呼风。

乡国追随外,年华感叹中。

清愁将浊酒,斟酌并成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