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送杨秋江归羊城》。诗中以“冥鸿响瑶渚”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日江边的静谧景象,引人入胜。接着,“秋声满江干”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意境。
“严霜悴百草,萧条风景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凄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人生在知己,远别良独难”,直抒胸臆,道出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岂无绿绮琴,不忍向君弹。岂无白纻歌,歌来转辛酸”两句,运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离别,他既想用音乐和歌声表达情感,却又因情感过于深沉而难以启齿,这种复杂的心情跃然纸上。
“聊持一尊酒,暂结半日欢。酒醒愁复在,何如赠琅玕”则是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离别的愁绪,但酒醒之后,愁绪依旧。于是,他想到了赠送给友人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最后,“琅玕世所重,分刻两佩环。一作双蟠螭,一作双回鸾。上可献天府,下可慰慈颜。愿君永佩之,佩之当佩兰”几句,不仅赞美了琅玕的珍贵,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像佩带珍贵的玉石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得到尊重与关爱,同时也能慰藉亲人的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