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二)

一旬双讳日,近接我生初。

泪滴重泉下,身从九死馀。

为禽填苦海,作蠹饱尘书。

已比先人老,千秋愧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狱中所作的《狱中杂纪二十六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首句“一旬双讳日”,点明了两个忌日发生在同一旬内,暗示了诗人失去了两位亲人。接着,“近接我生初”一句,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自己的生日联系起来,强化了生命无常的悲凉感。

“泪滴重泉下,身从九死馀。”诗人以泪祭奠亡灵,表达内心的悲痛。同时,“九死”一词,既指自己经历的苦难,也暗含了对生命脆弱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为禽填苦海,作蠹饱尘书。”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艰难,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依赖。

“已比先人老,千秋愧不如。”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如同先人一样年迈,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先人的敬仰和自我的愧疚,表达了对未能达到先人成就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命运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三)

九月寒如此,今年闰较催。

萧条天外雨,飞洒粤王台。

风定闻新雁,人来说早梅。

江山寥落处,登望几时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四)

往哲居忧患,皆为进德门。

鄙人无意志,一卷自朝昏。

渴得楂梨快,寒加襆被温。

近邻贤首领,间日送清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五)

烽火兼舟楫,艰危四十馀。

几为弓外鹄,一葬海中鱼。

债岂他生偿,名应狱吏书。

闲来寻旧将,追问乱离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六)

一夜江城雨,萧萧长鬓华。

入心鸣万点,为润想千家。

倍助天昏黑,如兼客叹嗟。

乡园归未得,催尽小梅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