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三十五)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三十五。王梵志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作品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人生哲理和世态人情。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这两句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矛盾与困境。人们往往渴望得到吉祥如意的生活,却常常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而招致是非,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这里强调了言行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避免祸患的方法——保持沉默。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闭口不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和误解,从而避免祸患的发生。同时,也暗示了在适当的时候开口,同样可以带来益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和分寸。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明快,寓含深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时,既要懂得保护自己,也要适时表达,平衡好言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三十六)

饮酒妨生敬,榻蒲必破家。

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阙(其三十七)

见恶须藏掩,知贤唯赞阳。

但能依此语,秘密立身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阙(其三十八)

借物莫交索,用了送还他。

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阙(其三十九)

借物索不得,贷钱不肯还。

频来论即斗,过在阿谁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