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四)

国亡家破见忠臣,何事痴儿竟误身。

借问一门朱与紫,黄金横带为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此诗《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四)》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贞不渝精神的深切感慨与敬仰。

首句“国亡家破见忠臣”,开篇即点出主题,文天祥在国家灭亡、家庭破碎的背景下,仍坚守忠义,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何事痴儿竟误身”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将文天祥的忠诚与“痴儿”的误入歧途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文天祥行为的正确与伟大。

“借问一门朱与紫,黄金横带为何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询问“朱门”(象征显赫权贵)与“紫衣”(象征高官厚禄)中,哪个人能像文天祥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与高尚的情操。通过这一设问,诗人表达了对文天祥人格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中追求名利、忽视道德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文天祥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精神的颂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与批判。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使得诗的主题更加突出,情感表达更为强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五)

庭诤堂堂负直声,江南匹士死犹荣。

几多江左腰金客,不值人间一唾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六)

怅怅乾坤靡所之,飘零回首壮心悲。

素王不作春秋废,独抱春秋莫我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叹变

亦知牢落苦奔波,其奈冠裳扫地何。

一自首阳人去后,更谁重唱采薇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伤族罹祸

谁计忠成九族殃,行藏我亦似文方。

但能完得君臣节,磨涅从他也不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