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题琴斋西湖掌书图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聊自遣。

君莫怅、广文官冷投闲散。愁眉暂展。

认几点苍山,几枝疏柳,青到看书眼。

篷窗静,小坐横陈万卷。黄童惭未窥见。

嫏嬛福地留清梦,却趁藕花风便。帘半卷。

更补写、添香小影神仙眷。鸣舷去缓。

正弟子携尊,渔郎问字,相望暮云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以西湖琴斋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开篇“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运用了比喻,将扁舟置于如银河般的湖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表达了词人对时局艰难的感慨,以及对淡泊名利的坚守,即使不能封侯,也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聊自遣”则透露出词人自我排遣的洒脱态度。

“愁眉暂展”至“青到看书眼”描绘了词人在湖光山色中暂时忘却忧虑,专注于阅读的场景,表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享受。“篷窗静,小坐横陈万卷”进一步强调了读书的乐趣,以及对清静环境的珍视。

下片转向对理想生活的想象,“黄童惭未窥见”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与天真无邪的孩子共享书香时光。“嫏嬛福地留清梦”借用神话中的仙境,表达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帘半卷”、“添香小影神仙眷”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读书画面,仿佛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结尾“鸣舷去缓”描绘了离去时的从容,弟子携酒、渔郎问字,形成了一幅师生互动的和谐画面,而“相望暮云远”则以景结情,留下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西湖琴斋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保持的超然心境。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沈西雍观察涛吴兴郡斋坐月图

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盈盈。

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

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

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

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忆旧游.题陈莲汀铣载书访友图,时余将有赣州之行

看凉萍散镜,卧柳阴桥,闲倚孤篷。

万卷成书逸,算古怀绵缈,知己难逢。

所思路隔秋水,门巷忆芙蓉。

借舻雁鸣寒,溪鸥问讯,旧约应通。匆匆。

怅迟暮,认嫏嬛福地,翠莽烟重。

食尽神仙字,叹前生脉望,犹滞尘红。

楚云为我招隐,心素美人同。

待说与相思,扁舟听雨还听风。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烛影摇红.南昌元夕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

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草草莺啼燕语。

散珠尘、几声漏鼓。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

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幽素。

玉梅花是去年栽,开到相思处。闲把栏干细数。

一根根、无聊意绪。夜寒停梦,月静重门,星繁高树。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齐天乐.偕蔼如廉访游螺墩,和壁上全椒金氏题

木兰艇子冲潮渡,楼台镜中窥见。

佛座呈诗,僧庐醉茗,闲煞红栏幽院。珠帘试卷。

放一点西山,翠穿篱眼。

落尽芙蓉,画桥流水付谁管。

风吹林下絮语,认兰皋佩影,罗袂飘展。

倚竹成憨,拈花悟笑,未识人间离怨。秋苔梦藓。

但触拨情怀,旧时钗燕。懒去凭高,碧云天共远。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