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山上人(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

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菩提树下的修行经历,以及他逐渐深入佛法的过程。首句“菩提树下识师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初始的遇见,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觉悟与智慧的象征,暗示了僧人在此地遇到了他的导师或指引者。接着,“贝叶经文手自书”一句,展现了僧人亲自抄写佛经的场景,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深入学习的态度。

“僧腊渐高心渐了”,“僧腊”指的是僧人出家的时间,这里用来形容僧人的修行岁月逐渐增加,而“心渐了”则表明他的心灵随着岁月的积累而更加通透,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也日益加深。最后,“又携衣钵入深居”,意味着僧人不仅在精神上有所提升,还继续深入修行,可能前往更为偏远或隐秘的地方继续他的修行之旅,追求更深层次的悟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从初识佛法到深入修行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

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自河头入山(其一)

宵烟未散笋舆行,花落东风尚有声。

茅屋隔松蒸秫火,光和残月到天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河头入山(其二)

野花黄白涧桃红,行尽千山路未穷。

莺语不离春树里,马蹄多入瀑声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自河头入山(其三)

几间山店石桥西,谷口风高酒幔低。

鸡黍熟时行客到,当垆风俗但凭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