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艮所投赠

意气冲霄义薄云,白头倾盖即相亲。

耳边久不闻瑰论,眼底初惊见玉人。

历代文章空自变,致君风俗几时淳。

世间别有经纶手,不属柴门老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豪情壮志直冲云霄,义气深重如同云天,即使白发相见也亲密无间。
长久以来未再听到深刻的见解,初次见到你就如见到稀世珍宝。
历代文人墨客的文章虽多变化,但何时能让民风淳朴回归呢?
世间还有其他能治国理政的人才,他们并不属于我这贫病交加的草野之身。

注释

意气:指人的精神风貌和志向。
冲霄:形容极高,直上云霄。
瑰论:卓越的见解或高论。
玉人:赞美女子如玉般美丽。
风俗:社会风气、习俗。
经纶手:指有治国才能的人。
柴门:简陋的房屋,常用来形容隐居或贫寒的生活。
老病身:形容年老体衰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袁艮深厚的情谊和对社会风气的感慨。首句“意气冲霄义薄云”展现了两位朋友意气风发、情谊深厚的豪迈,如同志向高远、道义超越云霄。接着,“白头倾盖即相亲”表达了他们即使年事已高,初次相见也能迅速建立亲近关系。

“耳边久不闻瑰论”暗示了诗人期待已久能听到袁艮的卓越见解,而“眼底初惊见玉人”则以赞美之词形容友人的才识出众,犹如玉人般珍贵。诗人感叹“历代文章空自变”,意指尽管时代变迁,文章风格各异,但淳朴的社会风气何时才能回归?他寄希望于“致君风俗几时淳”,呼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

最后两句“世间别有经纶手,不属柴门老病身”表达了诗人对袁艮这样有治世之才的肯定,认为他并非困于平凡生活,而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自己只能在老病之身中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人才的赞赏。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次樊晋山长贽见韵二首(其二)

我羡君才桂一枝,天门步担束书归。

药方按古藏芝笼,花样翻新织锦机。

不耻缊袍身自贵,能知璞玉世尤稀。

天寒野旷来时路,一笑应疑吾道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樊晋山长贽见韵二首(其一)

闭户柴车久不巾,但思言行谨书绅。

可怜麋鹿山中友,不是麒麟阁上人。

作赋也应曾感旧,为师那敢望知新。

老饕谁献先生寿,自酌蒲桃舞郁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别管韶夫

胸中耿耿挟孤征,刺口逢人辄论兵。

投笔少年真燕颔,著鞭中夜忽鸡声。

功名险处方成就,节义穷时要讲明。

别有中庸书一卷,劝君西谒范高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李侍郎母

双成遥下五云车,献寿仙杯吸紫霞。

爱惜孙枝长萱草,摩挲老树著桃花。

斑衣就养荣三釜,锦诰分封备六珈。

他日肩舆扶上殿,侍郎正踏相堤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