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高克恭的《过弋阳》描绘了雷雨过后山间景象的壮丽与宁静。首句“雷声驱雨过山西”,以动态的雷声和雨水,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迅速的氛围,仿佛雷雨正从西边山头疾驰而过,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接着,“山腹云根似削齐”一句,将视线转向山中,描绘出雨后山间云雾缭绕、云根削平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山体在雨水洗礼后的清秀与挺拔,同时也暗示了山中云雾的厚重与连绵不绝。
“日暮牧儿归不得”则将视角转向傍晚时分,牧童因雨后道路湿滑或被云雾遮挡而无法回家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牧童的困境,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料应白水涨前溪”一句,预想雨后溪流因积水而上涨的场景,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准确预测,也是对雨后环境变化的细腻观察。这句话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雷雨场景,还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的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表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