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飞净残云碧空大。

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坐来风露冷、青冥外。

世运难前,儒冠何赖。四壁相如到沽卖。

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杳然清梦去、桴沧海。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翻译

中秋节将近,秋雨过后天气转晴。天空清澈,云彩尽散。
月亮明亮,光芒掩盖了银河的光辉。坐着感受夜风和露水的凉意,身处高远的天空。
世事艰难,读书人的头衔又能依赖什么?四面墙壁,连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也被贬为售卖之物。
世间万物如过眼云烟,人事变迁无常。我只能在梦中飘向远方的沧海。

注释

佳节:节日。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秋霖:秋天的雨。
晴快:晴朗舒适。
飞净:飞散干净。
碧空:蔚蓝的天空。
金波:指明亮的月亮。
穆穆:庄重而宁静。
玉绳:银河。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士人。
何赖:有何依靠。
四壁:四周的墙壁,借指困厄的环境。
相如:司马相如,古代才子。
沽卖:被低价出售。
纷纷:众多,杂乱。
时情物态:世间情态变化。
杳然:消失不见。
清梦:清幽的梦境。
桴:小舟。
沧海:大海。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感皇恩》描绘了临近中秋时节,雨后天晴的景象。"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节日的气氛和雨后的清新。"飞净残云碧空大",写出了天空的开阔与明亮,云彩散去后的宁静。

"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以金波和玉绳比喻明亮的月光,形象地展现了中秋月色的华美。"坐来风露冷、青冥外",诗人感受到凉意,沉浸在宁静的夜色中,思绪飘向远方。

接下来,词人感慨世事变迁,"世运难前,儒冠何赖",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传统儒学地位的疑问。"四壁相如到沽卖",借用司马相如典故,寓言自己才华被埋没,只能靠卖文为生。

最后,"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表达了对世间人事的淡然态度,"杳然清梦去、桴沧海",以梦境消逝和乘舟入海的意象,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愿望,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中秋景色的描绘,融入了人生的哲思和对世事的感慨。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

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

凤喙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

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昼。鬓华思此际、浑依旧。

云梦心胸,文章山斗。好个经纶玉堂手。

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一杯先领取、乔松寿。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回首竹林游,山阴陈迹。洒落襟期记畴昔。

论文把酒,醉尽清泉白石。几年江海上、空相忆。

邂逅淇南,羁愁都释。两鬓怜君更如漆。

幽怀重叙,不待小槽红滴。新诗随欬唾、骊珠湿。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拄杖长行觅周老。

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与君何处去、乾冈好。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白发多来故人少。

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