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别

近别不顾家,朝往仍暮还。

远别不顾家,出门宁计年。

出门复入门,儿女相牵攀。

鸿鹄怀四方,岂受燕雀怜。

凉风动沙碛,剑歌惨不欢。

拔剑莫割水,怅此离别难。

同胞遍海岱,所贵天纲全。

孔圣欲居夷,老聃行度关。

意气苟相安,岂在华夷间。

远别即当别,怀土非上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远离别》由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通过对比“近别”与“远别”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同胞遍海岱,所贵天纲全”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首句“近别不顾家,朝往仍暮还”,描绘了亲人之间短暂分别的情景,即使离开了家,也很快就能返回,这种距离较近的别离,似乎并未带来太大的情感冲击。

接着,“远别不顾家,出门宁计年”,则转向了更为遥远的别离,出门时便不再考虑归期,这种长时间的分离,让人心生忧虑和不舍。

“出门复入门,儿女相牵攀”,描述了亲人之间的依恋之情,即使再次相聚,孩子们也会紧紧拉着父母的手,不愿放手,表现了亲情的深厚。

“鸿鹄怀四方,岂受燕雀怜”,以鸿鹄自比,表达了追求远方理想的决心,不为世俗小人的同情所动摇,体现了诗人的志向高远。

“凉风动沙碛,剑歌惨不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剑歌虽响,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悲伤。

“拔剑莫割水,怅此离别难”,诗人以拔剑割水的比喻,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即使心中有千般不舍,也无法改变现实。

“同胞遍海岱,所贵天纲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论身处何方,都应保持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孔圣欲居夷,老聃行度关”,引用孔子和老子的故事,说明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

“意气苟相安,岂在华夷间”,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理解,认为真正的和谐并不取决于地域或文化背景的不同。

最后,“远别即当别,怀土非上贤”,点明了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真正的智者不会因留恋故乡而失去远大前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距离的别离感受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白雀诗

有鸟曰嘉宾,结意公院深。

族类分总总,中有三珍禽。

毛羽白胜雪,哕哕吐奇音。

卑尊与贱贵,食宿明素心。

虞罗得之喜,言是世所琛。

饲以香稻粒,娇爱轻黄金。

置以白玉樊,鸷鸟不敢侵。

行将贡明主,上林逝骎骎。

小鸣天地白,大鸣彻古今。

化国汇振德,修能无滞淫。

类此蓬室士,怀美遵丘林。

一朝被爵命,照耀岩峦阴。

永言复自爱,野田有遗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威凤篇

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

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

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

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

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形式: 古风

短歌行

跨马出郭门,马疾不俟鞭。

长跽挽君马,听我歌一言。

凉风戒芳树,白露凄寒蝉。

君子有所思,远游及幽燕。

在家人所爱,去家人所怜。

朝饔不及飧,岂得恋膝前。

下有黄口儿,上有沧浪天。

今时何清廉,尽室难远迁。

但见被云锦,麻枲无弃捐。

独行多辛苦,加餐以延年。

形式: 古风

寄惟可

褰裳采杜若,江水何瀰瀰。

借问采何为,将以遗君子。

人心无终极,天涯岂伊迩。

迅节易载阴,往事更佌俿。

时危生计拙,何以托疲薾。

桂枝有晚芳,芙蓉在秋水。

非无岁寒姿,亦逐江草萎。

栎社神所祥,永言葆玄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