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的壮丽。首联“东西两寺今为一,有客登临见断碑”点明了虎丘寺由两寺合并而成,如今在一位访客的登临下,只见到了断碑,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颔联“剩水残山王霸业,苦风骏雨鬼仙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剩水残山”与“王霸业”、“苦风骏雨”与“鬼仙诗”相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里的“王霸业”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鬼仙诗”则可能指代超凡脱俗的文学作品或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颈联“楼台半落长州苑,箫鼓时来短簿祠”进一步描绘了虎丘寺周边环境的变化,楼台半毁,长州苑的景色依旧,短簿祠中不时传来箫鼓之声,展现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尾联“盘郢鱼肠何处是,辘轳千尺响空池”以问句形式收尾,引人深思。“盘郢鱼肠”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个地点或事件,而“何处是”则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与追寻。最后,“辘轳千尺响空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声音的回荡,强化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