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姑苏顾氏席上小鬟

踏歌未晓歌中意,豆蔻初含。豆蔻初含。

飞到杨花便不堪。罗巾欲乞题红句,眉语相探。

眉语相探。懊恼檀郎梦已酣。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宴会上的细腻情感与微妙互动。曹溶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女子踏歌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之间通过歌声与眉目传递的情感。

“踏歌未晓歌中意”,开篇即点出女子们在宴会上踏着节拍歌唱的情景,但歌声中的深意尚不为外人所知,暗示着她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秘密交流。接着,“豆蔻初含”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比作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形象地描绘了她们青春的娇嫩与美好,同时也预示着她们情感的萌芽。

“飞到杨花便不堪”,进一步渲染了女子们情感的微妙变化。杨花随风飘散,象征着她们情感的轻盈与易逝,同时也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或情感波折的担忧与不安。

“罗巾欲乞题红句,眉语相探”,描述了女子们在宴会上通过轻柔的言语和细微的眉眼动作进行交流,想要在罗巾上留下彼此的诗句,表达深情与思念。这一细节体现了古代女子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对文字艺术的追求。

“懊恼檀郎梦已酣”,最后以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期待结束,表达了她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檀郎在这里象征着女子心中的理想伴侣,而“梦已酣”则暗示了女子对这份情感的深切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以及她们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交流方式,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寄赤豹

芭蕉几阵檐前雨,瘦尽多情。小小溪亭。

一种离愁画不成。梅花断碣江天远,枯泪犹零。

莫听瑶筝。恐有何戡旧日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巩都尉席上

古藤花下银釭满,紫凤斜飞。贾涕沾衣。

吹彻秦箫事已非。图书只似蓬蒿冷,碧甃双扉。

宫漏霏微。说剑青灯客未稀。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减字木兰花.沈家歌姬

编云作队,避人惯在深帘内。

已许相看,却又移灯远翠盘。

腰肢渐瘦,惜春不耐清明后。

莫和秦筝,要听香喉第一声。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红叶

霜酣千树,踏遍洞庭西去路。

不会伤秋,只当花林烂漫游。

山桥野岸,尚有垂杨青一半。

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