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七)

海水飞凌影,残山尚爱才。

炳文观虎别,弱理谢鸩媒。

有石垂青发,无人问落梅。

闭门春雨内,杉色数能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独特感悟。

首句“海水飞凌影”,以海浪翻腾的动态景象为背景,映射出光影交错的壮丽画面,暗示着一种力量与美的结合。接着,“残山尚爱才”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山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才华的珍视与敬仰。

“炳文观虎别,弱理谢鸩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老虎的威猛形象,另一方面则通过“弱理谢鸩媒”(拒绝了毒鸟的媒介作用)来象征性地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

“有石垂青发,无人问落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石头上的青苔仿佛是岁月的痕迹,而无人问津的梅花则象征着孤独与高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

最后,“闭门春雨内,杉色数能来”将视角收束于室内,春雨中的杉树在诗人眼中似乎有了生命,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八)

屈指中原秀,英雄有几人。

奇才多剑客,劲草化秋尘。

仇国郇模字,支天洗氏臣。

谁能诛九日,血赤石麒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九)

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

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

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十)

选梦荔思苦,鬓星万木悽。

不能师石户,焉敢字青溪。

差玉非无命,融衡坐榜题。

愤来歌猛虎,恸哭空山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十一)

河北忠臣少,崖门纪白鹇。

日鞭驱石险,月斧息鲸艰。

碧芷苌弘血,秋山宋玉颜。

南冠怀破镜,明月照刀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