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希父至日雪

风吹云叶碎,颠倒六花团。

腊近先呈瑞,阴消故作寒。

懒游悲季子,高卧愧袁安。

出处君休问,长谣向酒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微风吹过,树叶像云朵般破碎,雪花纷飞,形成六角图案。
随着腊月临近,雪花预示着吉祥的到来,尽管阳光照耀,却仍显得寒冷。
我懒得出游,心中充满悲凉,如同季子感到哀伤,无法像袁安那样悠闲高卧。
关于我的出处,就无需多问了,只愿在酒杯尽时,长歌自遣。

注释

风吹云叶碎:微风轻拂,树叶随风飘摇,状如云朵破碎。
颠倒六花团:雪花纷飞,形成六角形图案,形象描绘。
腊近先呈瑞:腊月将至,吉祥的雪花预示着好兆头。
阴消故作寒:阳光虽出,但因残冬余寒,仍感凉意。
懒游悲季子:季子,指季札,此处借指诗人自己,因心情低落而不想出游。
高卧愧袁安:袁安,东汉人,以高卧不仕闻名,诗人自愧不如他的清静生活。
出处君休问:不必询问我的来历,暗示不愿过多提及个人经历。
长谣向酒阑:在酒宴将尽时,放声歌唱,排解心中的愁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和周希父至日雪》,通过对冬日飘雪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风吹云叶碎”,形象地刻画了雪花轻盈地随风飘落,如同云朵破碎洒落人间的情景。接着,“颠倒六花团”中的“六花”指雪花,形容其纷飞如花团锦簇,富有动态美。

“腊近先呈瑞”表达了诗人对瑞雪兆丰年的期待,临近岁末,这场雪带来了吉祥的预兆。然而,“阴消故作寒”又暗示了虽然阳光初露,但积雪带来的寒意仍未消退,透露出一丝凄冷之感。

“懒游悲季子,高卧愧袁安”两句,诗人借用了季子和袁安的典故。季子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他出游不遇,寓居鲁国,深感人生无常,而袁安则是东汉名士,他在大雪天高卧不起,表现出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寒冬中的闲散心情和对高尚节操的向往。

最后,“出处君休问,长谣向酒阑”表明诗人不愿过多讨论仕途进退,只愿在酒宴将尽时,以长歌自遣,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于酒的隐逸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雪景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冬日严寒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偶书

午庭吏散日侵阶,坐向春阳亦乐哉。

看蝶得香穿竹去,等莺求友过花来。

三年客梦随天远,万里家书对酒开。

虽有是非荣辱债,其如方寸只如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徐彦偲

都城判袂十年馀,世路艰昏迹颇孤。

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

危言空慕刘蕡策,痛哭难看贾谊书。

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

形式: 七言律诗

悼王思中

风前不见玉壶冰,追想欷歔泪欲横。

官小仅能离令尹,家贫还祗似书生。

深沉每见仁人勇,惠爱常留长者名。

不负铭诗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悼东阳许诚之父

昔同令子业胶庠,知有德行厥后昌。

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肠。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

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宠贲幽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