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其三)

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

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

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

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吴江任职的场景,以景物渲染离别的氛围,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含蓄。

首句“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诗人站在姑苏台旁,百花洲近在眼前,通过地点的选取,营造出送别的背景,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开的地点。

“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白露已凝结成霜,预示着天气转凉,也象征着离别的季节。行人难以停留,暗含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虽然看到鸿雁聚集,却未见麋鹿闲游,这里以自然界的景象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平静与对自身情感的克制。

“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月光皎洁,子夜歌声悠扬,但这一切对于即将远行的友人来说,都显得格外寂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绪的巧妙融入,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也有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48)

苏伯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其四)

远客京城中,赖有之子并。

出处靡不俱,岂异形与影。

俛仰忽不乐,暌离生俄顷。

执手临路岐,语语不知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其五)

明明天上月,既盈还复缺。

聚散谅如斯,无为旸内热。

同气恒相求,岂限吴与越。

精灵风然合,不见双巨阙。

形式: 古风

送李丞赴堂邑

堂邑古壮县,地滨白通河。

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过。

路逢两父老,白髭鬓皤皤。

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几何。

岂弟如父母,张令良不多。

往者不可作,来者谁同科。

吏治日芜秽,民病日沉痾。

语罢还太息,继以涕滂沱。

何况十年来,无岁无干戈。

黄尘迷道路,白骨被陂陀。

原田自膴膴,孰种麦与禾。

遗黎转茕茕,短褐不至腂。

念此丧乱际,思治意则那。

今焉亦已幸,得见羲与娥。

脱之涂炭中,所重在抚摩。

视民有如伤,圣德无偏颇。

载粮往赈给,下令蠲烦苛。

之子青云彦,绿发颜如酡。

壮志在经济,夙学崇丘轲。

一旦被推择,职此非由他。

丈夫贵立事,岁月如奔波。

丞乎岂负子,行矣勿蹉跎。

赠以辛苦辞,酌以金叵罗。

报政抑何日,天门郁嵯峨。

形式: 古风

流觞图同龙子高作

薄言宦京国,倏尔三四龄。

愧非轩冕姿,寔切丘壑情。

及兹揽图画,振策欲遐征。

禊馆既宏敞,崇山复峥嵘。

丹崖散春绮,碧树含秋清。

芳辰良宴会,群贤俱合并。

列坐藉缘褥,举觞泛清冷。

抚景趣已领,染翰诗遽成。

穷彼一日欢,垂此千载名。

谁能继芳躅,睇望增屏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