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宜春台

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草地小路延伸到无边的绿色中,江水清澈见底。
远处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染上一层晚霞,古老的树木发出秋天特有的声音。
我身处的旅馆孤独如浮云,只有孤雁一声呼唤触动乡愁。
我站在高处,遥寄情思给吴楚之地,手扶拐杖,心中满是深情。

注释

草径:草地小路。
无边绿:延伸到无尽的绿色。
江空:江面开阔。
见底清:清澈见底。
遥峰:远处的山峰。
横晚色:被傍晚的色彩横染。
古木:古老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客舍:旅馆。
孤云:孤独的云彩。
乡心:思乡之情。
一雁鸣:一只孤雁鸣叫。
凭高:站在高处。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倚杖:手扶拐杖。
独含情:独自怀有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赞美,绿意盎然的草径似乎没有尽头,而江水清澈见底,展示了一种宁静与纯净。

接着"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峰和古老的树木。山峰在傍晚时分横亘于天际,显得壮丽而沉静;古木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诗人通过对远方孤独浮动的云和归鸟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孤云"与"一雁"都是诗人乡愁的象征。

最后两句"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吴楚地区的思念。"倚杖"通常指的是倚靠手杖,这里的"独含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传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4)

汤莘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舫斋

谁人能使陆行舟,涉水宁无险覆忧。

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

梦回渭水清新句,歌罢浯溪欸乃愁。

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过洞庭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葛巾簪下无多发,茅舍门前有好山。

形式: 押[删]韵

四贤堂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秀韡一时,茂兴两家。

宋公联翩,鄂不相鲜。万里风云,上负青天。

连公戾契,渊冰澄结。进而蹩躄,砥砺其节。

其光晔晔。追惟平生,法兴是仪。

邑人之思,右史之词。

雨箔风楹,岁环几经,筑此特堂。

吾今令君,令君勤民。

民燕其德,振滞补弊,此焉居一。

于时四公,序集其觞。生气津津,冠佩有光。

古之为政,崇德尚贤。居今笃古,令君有焉。

君系陇西,绍祖维名。起岩作诗,辑和厥声。

敢告典者,毋替其承。

形式: 四言诗

夹竹桃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