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

陡壁奔雷,长波逝电,坠潭烟雾冥濛。

跳白珠尘,界青练影,蜿蜒穿破蒙茸。

闻根何事,顿疑是、昆阳雨风。

生绡百丈,离合神光,残墨云龙。是何变幻天公。

神女晨妆,黛远烟浓。

破碎袈裟,庄严璎珞,丝丝掩映玲珑。

归源千派,专一壑、休休有容。

在山小住,免助人间,波浪重重。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鉴赏

这首《庆春宫》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变幻莫测的气象。

开篇“陡壁奔雷,长波逝电,坠潭烟雾冥濛”,以“陡壁”、“奔雷”、“长波”、“逝电”、“坠潭”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雷电交加、波涛汹涌、烟雾缭绕的动态画面,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接着,“跳白珠尘,界青练影,蜿蜒穿破蒙茸”,通过“跳白珠尘”、“界青练影”、“蜿蜒穿破蒙茸”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雷电与水波交织的景象,仿佛白珠在空中跳跃,青色的光影在水面蜿蜒穿行,穿破了朦胧的雾气,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闻根何事,顿疑是、昆阳雨风”,这一句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了对雷电风雨的联想,仿佛是昆阳之战中的雨风,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生绡百丈,离合神光,残墨云龙”,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景象放大到百丈之高,神光离合,云龙残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又融入了艺术的想象,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是何变幻天公。神女晨妆,黛远烟浓”,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将雷电风雨比作天公的变幻,又以神女晨妆来比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破碎袈裟,庄严璎珞,丝丝掩映玲珑”,这一句通过比喻,将雷电的形态比作破碎的袈裟和庄严的璎珞,既体现了雷电的破坏力,又突出了其美丽与庄严,同时“丝丝掩映玲珑”则描绘了雷电与云雾交织的细腻与精致。

最后,“归源千派,专一壑、休休有容。在山小住,免助人间,波浪重重”,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归源千派,汇聚于一壑,展现了自然界的包容与统一,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避免人为的干扰,以免引发更大的波浪。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云.为陈柱翁题黄宾虹桂林山水长卷

飞仙苍玉佩,御风散落,疏密点漓江。

剑从天外倚,剖璧分圭,千里近相望。

沧波残画,仗秋阳、点缀丹黄。

怀旧游、吸光餐渌,诗思乱蓬窗。谁降。

年华晼晚,心迹依违,算湘累天放。

空坐阅、云涯芳杜,劫海红桑。

羁愁剪断淞江水,梦故山、林桂丛荒。

图展对,怡然一叶徜徉。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风入松.赴普陀,舟过舟山,望旧居作

仙风著意引舟迟。辽鹤偶然归。

巢痕指点云深处,又何堪、烟雾迷离。

劳燕东西靡定,鸡虫得失谁知。征衫赢得客尘缁。

难染鬓霜丝。海天空阔人间世,羡山梁、饮啄知时。

江上苍烟不管,白鸥何事相疑。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虞美人.为了了禅师题古木寒鸦图

山空木谷宜禅定。幽梦娱清磬。莫嫌身世隔红尘。

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天怜予尾翛翛苦。

许与枝枝处。免教飞傍上林烟。

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安公子

眼底江湖暮。那边宜著渔竿处。

一角孤山香海雪,算梅花堪语。

地僻左、狂澜不到鸣榔浦。莺比邻、近接青青树。

拥夕阳丘壑,亭长头衔新署。此意凭谁诉。

拍阑生怕惊鸥鹭。似鲫西台游眺客,几曾逢皋羽。

事到此、菟裘息壤臣归路。莫浪吟、惹起鱼龙舞。

谢西子多情,倩云又留人住。

形式: 词牌: 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