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吕豸读书处

好山端为此君来,竹径茅堂次第开。

曾向读书台上望,西风吹尽陌中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好山端为此君来”,以“好山”喻指读书之人,形象地表达了山川之美与读书之人的相得益彰,仿佛山峦特意为那些热爱学问的人而存在。接着,“竹径茅堂次第开”,描绘了读书之处的环境,竹林小径与简朴的茅屋依次展开,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读书人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曾向读书台上望,西风吹尽陌中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读书台上的眺望,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过程。西风拂过,吹散了尘埃,象征着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升华。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读书人追求知识、向往高洁的精神境界,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收录诗词(309)

罗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饶雯峰梅二首(其一)

万古清香横宇宙,几枝疏影照寒晖。

玉堂不识孤山趣,长日无言对紫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饶雯峰梅二首(其二)

六合空无一点埃,暗香多在雪中来。

柴门长日无人到,强半诗怀为汝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梅宰入觐

千树东风满上林,九重春意待君深。

孤舟一片梅花月,照见离明万里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杨庆陈伟归安庆二首(其一)

罗浮春色自君来,万叠云山紫翠开。

无限风光皆落手,袖中归去有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