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

斧冰寒泉下,粉玉石瓶中。

凤团沈夜寂,兽炭烧春红。

霜清上桂魄,人静骚松风。

芳香涣瑞霭,灵味湍华钟。

孤坐寒不寐,一饮清无穷。

枯肠润仙液,轻汗回春融。

兴逸昆崙外,神爽桃源丛。

可以发清咏,兼之韵枯桐。

长啸仰苍昊,矫首听高鸿。

壮心逐云翮,奋翼来天东。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煎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斧冰寒泉下”,以“斧冰”形象地描绘出冬日清晨,人们在寒冷的泉水边用斧头破冰取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粉玉石瓶中”,将取来的寒泉倒入精美的玉瓶中,进一步渲染了仪式感和雅致。

“凤团沈夜寂,兽炭烧春红”两句,通过“凤团”(一种名贵茶叶)在寂静的夜晚沉入水中,与“兽炭”(兽形炭火)在春天的红光中燃烧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煎茶时的静谧与热烈,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霜清上桂魄,人静骚松风”则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其中,霜月高悬,桂树清朗,人声寂静,松风轻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境界。

“芳香涣瑞霭,灵味湍华钟”两句,通过“芳香”与“灵味”的描述,以及“瑞霭”与“华钟”的象征,表达了煎茶时所散发出的香气与味道的神圣与美好,仿佛能洗净心灵,带来吉祥与智慧。

“孤坐寒不寐,一饮清无穷”描绘了煎茶者独自坐在寒冷中,却因茶的清冽而精神焕发,无法入睡,体现了茶的魔力与煎茶者的痴迷。

“枯肠润仙液,轻汗回春融”则从身体感受的角度,表现了茶对身心的滋养作用,如同仙液般滋润着干涸的心肠,让疲惫的身体恢复活力。

“兴逸昆崯外,神爽桃源丛”两句,将煎茶的体验上升到精神层面,仿佛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如同进入了传说中的桃花源,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净化。

“可以发清咏,兼之韵枯桐”表达了通过煎茶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内心的清雅之音,还能与古老的乐器——桐木琴共鸣,进一步深化了艺术与自然、心灵之间的联系。

最后,“长啸仰苍昊,矫首听高鸿”描绘了煎茶者在茶香四溢的环境中,仰望天空,长啸一声,抬头聆听高飞的大雁,表达了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壮心逐云翮,奋翼来天东”则是对内心壮志的抒发,如同雄鹰展翅,向着东方的天空翱翔,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决心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煎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茶文化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544)

赵完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庄晚归十韵

褰帷一东望,溟海正苍然。

浪激潮头雪,山涵浦外烟。

蓬瀛迷落日,蛟蜃幻长川。

孤鸟飞还没,归云暗欲连。

偶来逸清兴,胜览脱尘缘。

景入仙源晚,神游霞际天。

短柯情自在,一苇梦相牵。

慨古超尘外,嗟今老目前。

不成黄鹤客,深愧綵毫篇。

片片轻鸥下,悠悠祗对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中秋对月小饮十韵

寂寂苍虚阔,明明皓魄来。

清风下黄叶,白露湿青苔。

听竹幽怀静,扫花逸兴开。

霜前惊雁度,岁暮感蛩哀。

桐影侵瑶席,钟声度玉台。

赏心仍独坐,对影暂相陪。

把酒吞星冷,浮生怯电催。

高歌谢尘虑,清咏愧非才。

老矣休林际,潇然醉海隈。

百年寡知己,蚌守竟凡埃。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代高时斋节推贺平渡李两山太守八帙有三二十韵

渺渺云龙裔,悠悠蓬岛春。

精英集海岱,剑舄出风尘。

襟抱乾坤外,风流泗水滨。

淳还高邃古,玄养裕天真。

芝采今来汉,桃花久避秦。

朝廷须鹤发,俎豆渎鸿宾。

晋楚声光迥,山川雨露均。

功成从绝粒,冠挂学全身。

幽谷虚千载,长林觏一人。

云霞韬古洞,麋鹿老比邻。

丹鼎追瑶兔,清波跨紫鳞。

再周新甲子,七守旧庚申。

耄协姜侯返,龄超篯老伦。

沧洲娱蔗境,青鸟迓芳辰。

道气通无极,家声演至仁。

芳流丹桂远,秀吐玉兰新。

秋锦誇三捷,春雷奋一伸。

优閒一国老,模范四朝臣。

窃幸紫关客,会依青海津。

拟将冥造破,遥祝老人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悼世皇三十韵

圣帝今何在,皇恩不可酬。

康平叨四纪,德业慰千秋。

刑赏天王政,奸谀遐迩休。

神功昭绝域,灵瑞辑中州。

尺土一心泽,秋毫万里眸。

唐虞轶高志,秦汉眇凡俦。

千古英雄主,群生际会优。

一朝三世禄,两诰五云浮。

罗织曾生死,权豪已破谋。

晋惭天日末,归乞陇云游。

白面新承宠,金门早见收。

天波春溢海,晚眷雪盈头。

终自怀芹曝,无由报马牛。

夙期天保祝,不为鼎湖留。

龙剑空陈迹,乌号遗世忧。

天风悲海岳,云日惨旌斿。

山色悽还变,江声咽不流。

麻衣飞暮雪,杜宇剧春愁。

宾旅辞华馆,弦歌静玉楼。

凤膏寒贝阙,孔盖杳瀛洲。

仙骨一区木,神龙数尺丘。

忠肝悽欲裂,苦节竟何求。

夏启归贤嗣,周成佐故侯。

儿曹贞信义,王业勉伊周。

壮士应崇孝,残躯不解筹。

徒将庭教意,不尽此生谋。

力竭怀终古,哀馀抱寸幽。

龙颜瞻失睹,天阙负无由。

怅望苍梧老,啼痕湘水侔。

山川两不灭,此恨共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