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叹

长嬴何苍凉,大火不烘爆。

烛龙西北死,踆乌东南蹙。

迟迟凌曾桑,忽忽下蒙谷。

钧天不敷华,群阴岂全伏。

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动角。

应感阴沴盛,转讶日晷促。

羲和职业废,寒暑事反覆。

麦秋犹寒衣,絺绤未即录。

雄风来蓬蓬,惨怛蜚大屋。

扬雾清昼昏,愈觉白日速。

迅雷不发荣,虺虺振坤轴。

三时无雨泽,何以升五谷。

蝝螣复不仁,延祸到朴樕。

近闻河内外,数载茹草木。

更兼豺虎繁,死者十五六。

诸公乐安稳,群倖厌梁肉。

万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

以兹和气乖,无怪边衅踧。

天人象已显,岩庙计须熟。

缅思弘治化,历历在耳目。

燮理得所司,气侯有攸属。

八风率顺序,五纬不愆毂。

廿年宣重光,万国昭玉烛。

平路生广庭,箑脯出荒服。

所以覆帱下,老不闻杀戮。

中遭屡更变,美意尚可掬。

勖哉柱石翁,弘治是龟卜。

狂夫不解事,岂敢糜廪禄。

仓皇杞人忧,凯切麦丘祝。

但愿丽大明,末光普曾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夏日叹》由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艰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苍凉的长嬴、炽热的大火、烛龙与踆乌的象征意义等,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首句“长嬴何苍凉,大火不烘爆”描绘了夏日的酷热,长嬴(一种植物)在烈日下显得格外苍凉,而大火(太阳)却未能带来一丝温暖,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人心的苦楚。接下来,“烛龙西北死,踆乌东南蹙”运用神话中的烛龙与踆乌,象征着日落西山,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更迭的隐喻。

“迟迟凌曾桑,忽忽下蒙谷”通过时间的缓慢与迅速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而“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动角”则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炎热,金星的赤红预示着日色的早降,暗示了时间的紧迫。

诗中还提到了“羲和职业废”,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此处借指太阳的运行失常,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接着,“麦秋犹寒衣,絺绤未即录”描述了农民在秋季仍需穿着冬衣,暗示了粮食的匮乏与生活的艰难。

“雄风来蓬蓬,惨怛蜚大屋”描绘了大风的来临,不仅带来了寒冷,也象征着社会动荡。而“扬雾清昼昏,愈觉白日速”则通过雾气的弥漫,使得白天变得昏暗,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

“迅雷不发荣,虺虺振坤轴”通过迅雷的描写,暗示了社会变革的剧烈与不可预测。而“三时无雨泽,何以升五谷”则直接点出了干旱的问题,反映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巨大挑战。

“蝝螣复不仁,延祸到朴樕”通过害虫的肆虐,比喻了社会的不公与灾难的蔓延。“近闻河内外,数载茹草木”则反映了灾荒的严重性,人们连基本的食物都无法保证。

“诸公乐安稳,群倖厌梁肉”揭示了统治阶层的腐败与享乐,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万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表达了对无辜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

最后,“以兹和气乖,无怪边衅踧”指出社会和谐的缺失导致边疆的不安定。“天人象已显,岩庙计须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缅思弘治化,历历在耳目”回顾了历史上较为清明的政治时期,希望当前能有所借鉴。“燮理得所司,气侯有攸属”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题九峰书院

圆象序兴没,大道蔑消沈。

濂伊冥契后,作者纷林林。

石鼓未榛莽,嵩阳亦嵚崟。

九峰复何如,夫子重幽寻。

结架云霞交,讨求松竹阴。

探真破众眩,集虚嗣希音。

川注理有托,物化情乃任。

锵锵广陵散,写之龙唇琴。

闭阁缀道论,永为后贤琛。

曰余早送误,捷径坐滞淫。

窃睐无穷门,浩荡纠寸心。

眷言抠裳衣,毕志遵所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潘子四首(其一)

俚子习巴唱,佳人奏阳春。

怀仁出湘浦,信美乃寡伦。

心期不自媚,持以奉明君。

上弦协凤吹,下弦泣鬼神。

边地霜霰繁,刚风凛以辛。

但恐变商徵,指诘不得伸。

踌躇广庑下,此意难重陈。

形式: 古风

赠潘子四首(其二)

大道久湮闭,王英改波澜。

时流习玄默,危言伏祸患。

君子守贞亮,所贵殉世艰。

严霜被广域,朱葳骇前观。

嘉卉亦摧颓,而况莩与菅。

茂子竹柏意,慰我樗栎颜。

春华谅峭茜,表之在岁寒。

形式: 古风

赠潘子四首(其三)

念昔与子别,繁霜结崇榕。

犹怀乌石镳,复转并州蓬。

昔也辰避参,今兹燕离鸿。

群生固无极,百龄会有穷。

平时所交友,昏昼谁则同。

兰苕向披靡,玄曜岂恒中。

子其保光惠,远行慰㤝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