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陵寝的追思与感慨。首联“地拱皇陵松柏深,君王法驾几时临”以“地拱”形容皇陵的庄严,松柏之深则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帝王的威严。然而,“君王法驾几时临”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帝王不再的哀愁。
颔联“汉宫甘露曾闻昔,周室丰年岂自今”对比了过去与现在,汉宫的甘露与周室的丰年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表达了对往昔繁荣的怀念和对现今衰败的感慨。
颈联“太史已删金匮录,词臣应制凤台吟”中,“太史”指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金匮录”代表历史文献,“词臣”则是指文人,“凤台吟”则可能是指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一联通过历史文献的删改和文人的创作,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尾联“忆陪仙仗千官入,春日新莺在柳阴”则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官员随帝王出行的场景,以及新莺在柳阴中鸣叫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