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李眉山五首(其一)

大块钟名区,端为旷士宅。

所以千古人,往往在草泽。

世苦滞尘网,百年如有迫。

试问终何成,相顾唯太息。

始知巢许辈,渊衷不可测。

涧水流空山,孤云出虚壁。

于以陶性天,兼之识化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充满了对古代高士巢父、许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束缚的深刻反思。

首句“大块钟名区,端为旷士宅”开篇即点明了此地是为旷达之士所居,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所以千古人,往往在草泽”一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强调了真正的英雄往往不被世人所熟知,而是隐居于草野之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推崇。

“世苦滞尘网,百年如有迫”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不满,认为人们深受尘世束缚,生命似乎被时间紧迫感所压迫。接下来的“试问终何成,相顾唯太息”则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叹息。

“始知巢许辈,渊衷不可测”通过引用巢父、许由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隐士内心的深邃与难以揣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最后,“涧水流空山,孤云出虚壁。于以陶性天,兼之识化迹”描绘了一幅山水间云水交融、自然与心灵和谐共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深切追求,以及对古代高士精神的向往。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答李眉山五首(其二)

朝随白云去,暮与清溪还。

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

山色倏隐现,变幻常无端。

人事有得失,亦在须臾间。

冥鸿翔高云,巨鱼潜重渊。

岂故耽离群,百年心独閒。

形式: 古风

寄答李眉山五首(其三)

苍苍盘山峰,蔼蔼罗村坞。

岩谷带茅茨,烟霞互宾主。

中有良田畴,卜筑安乐土。

时与植杖翁,欣瞻好禾黍。

归来掩柴荆,著书穷太古。

皓月同琴尊,孤云共寝处。

举世仰高风,襟期谁能睹。

形式: 古风

寄答李眉山五首(其四)

我虽在风尘,性亦耽丘壑。

长怀陇亩民,穷耕有馀乐。

既足免饥寒,且少外患作。

中岁婴簪组,此志成瓠落。

孤鸟失林鸣,浮云无定著。

晚识田盘翁,高情侣鸾鹤。

企慕萦心神,出处增愧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寄答李眉山五首(其五)

未见劳我思,既见思复起。

荏苒忽三年,私心常如此。

结交不相知,觌面仍万里。

所趋道既同,四海如邻比。

望云情远驰,存旧欣来止。

君来缺晤言,君归恨莫已。

嗣还遗我诗,开缄发狂喜。

三复冰雪吟,故人心尚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