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京华临别日,海棠花发欲春深。
遥知晴鹊先将喜,啼满龙津碧树林。
此诗描绘了离别之际,京城的景色与情感交融的场景。诗人以“万里京华临别日”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即在遥远的京城,正值离别的时刻。接着,“海棠花发欲春深”一句,不仅渲染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氛围,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季节更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遥知晴鹊先将喜,啼满龙津碧树林”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晴鹊的啼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喜悦,但在这喜悦之中又蕴含着对离别亲友的不舍。龙津,此处可能指代京城的某条河流或水道,碧树林则描绘了河边绿意盎然的景象。晴鹊的啼声在碧树林中回荡,既是对离别前的欢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二十年前同史馆,北京邂逅更情亲。
伤心此日贤关外,相向西风哭故人。
八品儒官坐辟雍,白头心事古人同。
至今鼓箧桥门者,洒泪相思说至公。
两京学省聚贤英,试问何人不负丞。
官舍一毡清似水,后来相继属谁能。
死去悲吟满缙绅,共嗟直道不忧贫。
不知驷马高车客,身后如公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