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

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

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

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

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

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

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

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

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

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

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

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

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

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

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

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阳山》描绘了登山者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诗人在山顶上俯瞰群山,感觉自己仿佛高出一切,与儿辈同坐山巅。他注意到太湖波涛汹涌,壮丽无比,长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甚至觉得无需借助仙人的法器。沿途景色奇特,泉水长流,老藤阴森,洞府神秘,连乌鸦都不敢停留。

诗人祈雨于山中的洞府,灵验的祈祷使得风云变幻,马鬣上的水滴象征着神迹。寻常樵夫罕至的岩峦,让他在探索中体验到冒险的乐趣,直至听到寺庙钟声,心灵得到净化。此刻,诗人仰望蓝天,超脱世俗,感受到白云如带,似乎能载他升天。他想象着与古代名贤共饮长生之酒,享受仙人的逍遥。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阳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登临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和永恒精神的敬仰。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五坞山五首(其一)飞泉坞

山空响更远,雨过流还急。

余沫洒回风,一林红树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五坞山五首(其二)修竹坞

色映溪沉沉,秋云生夕阴。

无限楚山意,鹤鸣风满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五坞山五首(其三)丹霞坞

遥闻丹霞坞,中有餐霞者。

绛彩发朝朝,还同赤城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五坞山五首(其四)白云坞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