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蜡梅呈李仲孙

霜铺鸳瓦茸茸白,红日破寒舒晓色。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

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

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

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

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

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蜡梅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首句“霜铺鸳瓦茸茸白”,以霜覆盖的鸳鸯瓦为背景,衬托出蜡梅的洁白如雪,形象生动。接着“红日破寒舒晓色”一句,通过红日初升,驱散寒冷,带来晨曦的温暖,烘托出蜡梅在冬日中的生机与活力。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描绘了蜡梅枝条的形态与香气,光透过枝叶,香融于空气之中,仿佛能感受到其娇嫩欲滴的质感。接下来“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赞美了蜡梅独特的紫色花瓣,如同众香国中最为珍贵的存在。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则以时下的妆扮风格对比,强调蜡梅自然之美无需过多修饰。而“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则进一步形容蜡梅的色泽与质地,如同玉髓膏般的清润,又似炼鸾蜂液般鲜艳。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通过蜜蜂采蜜的辛勤与蜡梅花朵的美丽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幽默感。最后“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表达了蜡梅之美难以言喻,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描绘了夜晚蜡梅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金波映照下,蜡梅的影子泛着寒光,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而“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则表达了对蜡梅之美的赞赏之情,并指出这种美在古代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对于南方人来说,这种美可能更为罕见。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表达了对蜡梅开放时机的珍惜,希望能在花开之时得到一枝,以免错过之后香气难寻。最后“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则是对能够将蜡梅之美以诗歌形式表达出来的高才华者的期待,希望他们的妙句能够流传下来,成为花萼集的一部分,让这份美丽得以永存。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萧元隆贤良惠小团

紫鸾琢璧轻云转,几年隔阔今重见。

睡魔胆落不待降,气压月团三百片。

饮罢清风生两腋,三山去人疑咫尺。

便欲携公封事叩玉扃,为问苍生几时得苏息。

形式: 古风

听宝月上人弹桃源春晓

桃源晓色春茫茫,花气扑人和露香。

翠波溶溶泛晴阳,琼楼半露非烟长。

霓旌鸾佩杂花光,花光深处开琳房。

金鲸夭矫写霞浆,云璈清响何琅琅。

绿云不动山苍苍,酒阑月影侵回廊。

千年过眼直寻常,蓬莱清浅海上桑。

道人妙手能逢场,朱弦写出水云乡。

坐令远意入八荒,泠然风驭随云翔。

仙人迎笑从西厢,颇怪别来尘世忙。

飞霞仙衣云锦裳,朝真相与高颉颃。

却笑退之情未忘,生愁冰炭置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白莲花

长林翠乾因薰烁,池面水平风不落。

天公似亦厌烦溽,开就寒姿洗暄浊。

龙宫想见送来时,靓妆无数褰珠箔。

预愁风日会无情,翠盖攲斜护纤弱。

冰魂玉骨意自远,凡花不是无心学。

神人饮露骨偏清,仙子凌波尘不著。

不随时世事涂抹,遍得月娥怜绰约。

云軿隐隐欲降时,寒光清雾都情薄。

勤勤问讯难留滞,欲去徘徊伸素约。

待得秋高风露清,相将归去朝珠阁。

身家元是社中人,宿契非同谢康乐。

更恐群仙苦相问,寄与短章资一噱。

形式: 古风

神弦曲

古树叶残屯野烟,红楹镂磉蟠蜗涎。

清灯晕浅不成圆,神妃灵女对琼筵。

翠衫笼玉眉连娟,泠泠古曲五十弦。

啼云吊月愁远天,山鬼窥窗风飒然。

绛节遥遥归洞府,门前赤豹青狸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