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会

史氏多饶舌,摭拾败与成。

逢时或中才,失志每豪英。

姊稗占土膏,差强不熟粳。

镈镛置不考,翻逊瓦釜鸣。

桓荣遭汉盛,曲谨有能名。

贺循遘衰晋,贤良终见轻。

所以逃虚子,羞与造物争。

江淹惜敬通,恨赋空不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时会》由清代诗人汪蛟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际遇,探讨了机遇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

首句“史氏多饶舌,摭拾败与成”开篇即以史家之言引入,指出历史记载往往包含了成功与失败的片段,暗示了机遇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接着,“逢时或中才,失志每豪英”进一步阐述,有时即使才华出众的人也可能因时机不佳而未能施展,而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豪情壮志的人,往往更能体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姊稗占土膏,差强不熟粳”这一句运用比喻,将历史人物比作不同种类的谷物,有的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占土膏”),却未能结出成熟的果实(“不熟粳”);而有些虽条件一般,却能勉强收获(“差强”)。这反映了即便在不利条件下,也有人能够有所成就。

“镈镛置不考,翻逊瓦釜鸣”则以乐器为喻,说明了在评价人才时,不应仅凭表面的声势或形式来判断,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如同珍贵的镈镛被搁置,反而不如粗陋的瓦釜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桓荣遭汉盛,曲谨有能名”和“贺循遘衰晋,贤良终见轻”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桓荣和贺循的例子,展现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才能与地位的关系。桓荣在汉朝盛世中,以其谨慎的态度和能力获得了名声;而贺循在衰弱的晋朝,尽管是贤良之士,最终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最后,“所以逃虚子,羞与造物争”表达了诗人对于逃避现实、不愿与命运抗争的态度的批判。“江淹惜敬通,恨赋空不平”则是对江淹惋惜其作品未能充分表达内心情感的感慨,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创作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机遇、才能、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不公与挑战时,如何保持自我价值与尊严的问题。

收录诗词(1)

汪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拟移家五㲼

青山典尽意何如,远寄江涯学荷锄。

饷午盘传新茁韭,销时笥检旧删书。

云联断霭天光净,水溢危桥客屐疏。

笑傍繁阴谋小筑,秋风共挽鹿门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眉岫苍松图

东来黛色敷如眉,上有百尺之长丝。

蟠云者根参天枝,屈伸偃仰任纷披。

风霜染就岁寒姿,栋梁何必劳工师。

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飔。

夜深雷雨发其私,绕地碎霞皆成芝。

长髯真人号安期,五色石煮烂如脂。

一声啸起惊赤螭,翠盖撑空天四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六桥补桃柳歌

西湖名胜天下奇,湖上六桥横参差。

老夫游此忘岁月,依稀却忆少年时。

梅放孤山春烂漫,红娇绿嫩东皇迷。

长夏芙蕖还泛泛,桂香菊绽秋偏宜。

冬残松竹自荟蔚,四时欣赏类可追。

宝马香车并杂遝,画船箫鼓扬清漪。

挟弹翩翩游侠子,穿林掩映神仙姿。

太平气象被草木,诗坛酒社征雍熙。

未几繁华忽凋落,桥边好景潜改移。

柔条翠干任樵采,行人瞻顾空嗟咨。

风流坠地待贤者,惭予双手功难施。

长史只今事儒术,范老苏公良在兹。

竞分冰橐谋补缀,区区老病安得辞。

栽以桃花间垂柳,拖云带月重纷披。

良辰佳兴人所共,虽云好事心无私。

试看不朽自千载,湖光一片长相思。

形式: 古风

岁暮寄任开宗

忆昨与君别,郭西春草繁。

云何岁月驶,霜雪满郊原。

寒花委空谷,落木依荒园。

故人天一方,愁思连朝昏。

代马方独嘶,黄鹄正孤骞。

素谊弗获展,寸心讵可谖。

新诗遣中怀,短札诉离言。

天寒久羁旅,勉力且加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