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其三)清平调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形式: 词牌: 清平调辞 押[寒]韵

翻译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注释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
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三·清平调》。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花和君王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

首句“名花倾国两相欢”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喜悦之情。这里的“名花”指的是美丽而又有特殊意义的花朵,“倾国”则是形容其美得让人沉醉,甚至能影响到国家的比喻。而“两相欢”则表明了这份美好带来的共同喜悦,不仅局限于个人,更是君王也所共享。

接着第二句“长得君王带笑看”,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场景。这里的“长得”意味着持续而深入的赏心悦目,“君王带笑看”则表明了最高统治者也被这份美好所打动,露出了满意与欢愉之情。

第三句“解释春风无限恨”,却突然转换了一种感情色彩。这里的“解释”暗示着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春风无限恨”则是对春天来临时所带来的无尽哀伤和不满情绪的抒发。这句诗通过对春风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个人喜悦之外,对更广大世界的关怀与思考。

最后一句“沈香亭北倚阑干”则又回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场景。“沈香亭”是指一个充满沉香气息的地方,“北倚阑干”则形容诗人在亭中,靠着栏杆向北凝视的姿态。这句诗传达出一种淡定和超然的心境,也可能是在暗示对世俗纷争的远离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也不忘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细腻。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杂歌谣辞(其一)襄阳曲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杂歌谣辞(其二)襄阳曲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头上白接䍦,倒著还骑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马]韵

杂歌谣辞(其三)襄阳曲

岘山临汉江,水渌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杂歌谣辞(其四)襄阳曲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