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同狄子玉司马登和林佛阁留题》描绘了一幅边城荒凉的画面。首句“边城寂寞碛云黄”以边关的孤寂和黄沙满天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兴废令人重感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鸦噪夕阳迷佛宇,烟凝秋色暗宫墙”,通过鸦鸣和夕阳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衰败与落寞,佛宇在暮色中显得模糊不清,宫墙被秋烟笼罩,更显凄冷。诗人借景抒情,寓含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十年故国人何处,九月阴山草又霜”通过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阴山草木又逢秋霜,暗示了时光荏苒和人事如梦。
最后,“共倚栏杆怀往事,金仙无语塞天长”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凭栏远眺,追忆往昔,然而只有无言的金仙雕像默默见证这一切,增添了时空的苍茫感和孤独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城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