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一)送张松溪子袁浦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

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燮清所作的《鹊桥仙·其一》。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友人张松溪子袁浦时的场景。"无多旧雨,无多新雨",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旧朋友和新朋友比作稀疏的雨水,暗示友情虽不多但珍贵。"各自灯寒酒醒",描绘了夜晚饮酒后的孤独与清醒,灯光微弱,酒醒后更显寂寞。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通过想象友人在月光下吹奏瑶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西湖美景无人欣赏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的关怀。"秋声碎梦,秋风催别",借秋景渲染离别的氛围,秋风吹过,仿佛在催促着离别,使梦境破碎。

"渐渐鬓丝凉警",诗人感慨岁月无情,自己的鬓发渐白,感觉到时光流逝的凉意,也预示着友人的离别给自己带来的哀伤。最后,"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诗人想象友人乘舟远去,自己只能在篷窗中回味往昔,满载的是无尽的闲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二)七夕

月斜香几,露寒瓜席,墙外何人私语。

隔花风递笑声来,却不似、故国儿女。

有情时节,无情院落,坐对凉阴几树。

卷帘独自数秋星,点点是、离愁来处。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惜秋华.秋海棠

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

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

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

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芳影弄娇嫩。

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

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

付徐娘、断肠诗本。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苏幕遮

客衣单,人影悄。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

雨雨风风增懊恼。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

别情浓,归梦渺。越是思家,越是乡书少。

一幅疏帘寒料峭。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齐天乐(其一)秋蝶

翩翩缟袂新寒薄,秋来玉腰纤小。

艳冢寻香,离宫觅恨,舞碎零星残照。销魂画稿。

更贴缀闲愁,冷丛疏草。

影堕墙根,海棠花瘦带烟袅。

阑珊春梦乍醒,记游仙幻境,莺燕都老。

南国留裙,西风泣扇,莫问旧家亭沼。芳情未扫。

叹金粉年华,等闲过了。月里罗浮,恁时归去好。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