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八)

见成公案便相当,秤则称兮斗则量。

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珣所作的《颂古四十首》中的第二十八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智慧与境界。

首句“见成公案便相当”,意指在禅宗修行中,一旦遇到合适的公案(即禅宗中用来启发思考的问题或故事),就能立即领悟其深意,与之相应。这反映了禅宗强调直觉和顿悟的特点,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获得,而是在恰当的时机,通过直觉瞬间洞悉真理。

次句“秤则称兮斗则量”运用了生活中的常见工具秤和斗来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不同的情境下,修行者能够灵活应对,准确衡量事物的价值或意义。这里不仅强调了修行者的智慧和适应能力,也暗示了禅宗修行中对世间万物的平等看待和深刻理解。

后两句“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非较非年三十棒”可能暗指不以年龄、经验或外在成就作为衡量修行成果的标准,而是超越了这些传统的评判方式。这里的“三十棒”可能象征着传统修行中的某种考验或磨砺,但禅宗更看重的是内在的觉醒和精神的成长,而非外在的成就或年龄的限制。

后半句“至今平步也翱翔”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的状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如同飞翔的鸟儿一般,不受束缚。这体现了禅宗追求的不仅是修行过程中的顿悟,更是将这种觉悟融入日常生活,实现内外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直觉和智慧,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九)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便有遮天网,到得牢关即便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

无寒暑处洞山语,多少禅人迷处所。

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

形式: 偈颂 押[语]韵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一)

捲则浑崙无缝,舒则八面生光。

百千诸佛,同处一方。

转机轮于掌握,奋大用于当场。

非独三十年后,面前薝卜馨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二)

残羹馊饭,无处安著。换手搥胸,劈头盖却。

两个无孔铁槌,一样无绳自缚。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