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由湘湾泛舟归里

蝉咽水亭幽。帆迟为雨留。做凉波、催送行舟。

一笛吹来枫叶响,人正倚、隔江楼。芳事梦中休。

筝船几度游。许多情、拚付残秋。

渺渺相思愁岁晚,凭唤起、旧盟鸥。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湘湾泛舟归乡的情景,以蝉鸣和雨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蝉咽水亭幽",以蝉鸣的低沉来衬托水亭的静谧,仿佛能听见蝉的哀婉之声。"帆迟为雨留",暗示船行受阻于雨,流露出归程中的些许滞涩。

"做凉波、催送行舟",波浪似乎感知到旅人的离别情绪,特意带来凉意,催促船只前行。"一笛吹来枫叶响",笛声悠扬,伴随着枫叶的瑟瑟声,更添秋意与离情。"人正倚、隔江楼",描绘出主人公倚楼远望,对岸景色尽收眼底,心中满是思念。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情感,"芳事梦中休",美好的往事只能在梦中回味,现实的秋意已让人心生感慨。"筝船几度游",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乘筝船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独自面对残秋。"渺渺相思愁岁晚",深秋时节,相思之情愈发浓厚,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匆匆。

最后,词人借鸥鸟唤起旧日的盟约,"凭唤起、旧盟鸥",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

彩凤孤飞去未还。刺桐花下掩朱关。

旧巢秋冷碧云端。

金锁忏来曾此夕,玉箫吹到是何年。

丹山梦在有无间。

形式:

霜叶飞.悼王芷䑳,用玉田集中韵

紫箫吹杳。湖桥路,者回惊换烟草。

小山桂隐漫重招,奈故人怀抱。记几度、斜街月晓。

逢君不分今生早。

趁胜流星聚,惯驱使青春,年时醉语堪笑。

谁念归也无价,瘦鹃声里,蹇驴空蹋残照。

便骑笙鹤上瑶天,带软红多少。还怕是、鬓丝催老。

玉楼先有秋风到。

休再问、黄垆酒阵,花围梦都荒了。

形式:

忆旧游

正新凉款蝶,旧韵抛蝉,画稿添修。

冶思销磨尽,向湖桥唤酒,此意悠悠。

帘阴悄垂细雨,无处问妆楼。

怕路仄红廧,波平翠槛,望损湘眸。孤舟。

泊江岸,听断雁筝弦,似诉漂流。

因甚芳悰减,剩题笺桂馆,谱笛蘋洲。

楚衣待将荷剪,零落一身秋。

又到了重阳,黄花满地都是愁。

形式:

高阳台.剪秋巢分咏秋声,得雁声

暝夜敲窗,凉波戛橹,嫩寒先到无舲。

几度筝篷,如何绿鬓都星。

晓风残月添唫伴,问者边、多少长亭。

又催成、江北江南,烟雨冥冥。

游踪悔被霜期误,向关河唤梦,冷颤镫青。

水叠云重,苍茫写上诗屏。

天涯无欠秋声处,最可怜、偏是湘棂。

酒初醒、一带妆楼,有个人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