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诗人前往徐氏北园池上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秋雨晚初霁”,点明了时间背景——秋雨过后,天空放晴,为接下来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欲送千里目”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眺的渴望,引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揽兹一峰翠,秀色淡秋菊。” 描绘了一座青翠的山峰,其秀美的颜色如同秋天的菊花般淡雅,展现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美。
“奇石叠崩崖,归云卧岩腹。” 山石奇特,层层叠叠,仿佛与悬崖融为一体;归来的白云悠闲地躺在山洞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
“登顿历易尽,穿林下平麓。” 登山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变化,最终穿过树林,来到了山脚下的平地,暗示了旅程的结束和心境的转变。
“霭霭谢公园,闲门枕山足。” 轻烟缭绕的公园,门前静谧,紧靠着山脚,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清晖拂衣袖,历乱森乔木。”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拂过衣袖,穿过茂密的树木,展现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溪堂杂菱荇,沙屿散凫鹄。” 溪边的平台上,菱角和水草交织,沙洲上散落着野鸭和天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图。
“围棋曾几时,已动西州哭。” 提及围棋,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因悲平津邸,世事变凉燠。” 因此,诗人感叹于平津邸的变化,世事的冷暖更替,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三咏华屋诗,徘徊倚修竹。” 诗人连续吟咏了关于华丽房屋的诗歌,在修长的竹子旁徘徊,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