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其一)偕许滇生、少农、斌梅舫同聊,宿万寿寺

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

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

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清听。

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前事枉重省。

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新侣旧、欢依然,素心堪证。

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松径。

且明朝、玉栏同凭。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之琦的《惜秋华·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静谧的画面。开篇“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通过“秀挹”和“放出”两个动词,展现出庭院深深中,秋色透过烟雾,映照出山的倒影,富有诗意。接着,“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写出了朋友们围坐品茶,谈笑之间,不知不觉夜色降临,竹舍增添了几分静谧。

“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描绘了众人相伴而眠的情景,仿佛远离尘嚣,只有归巢的乌鸦声打破宁静。然后,“清听。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禅意,凉磬声悠扬,更显静夜之美。

接下来,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旧友重聚的喜悦中也夹杂着岁月的痕迹。“前事枉重省。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青春不再的感慨。然而,新的友情依旧,他们以素心相对,期待未来的相聚。

最后,诗人约定赏花之期,期待春光烂漫时与佳人共赏美景。“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流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结尾“松径。且明朝、玉栏同凭”,预示着他们将在明日的松径栏杆旁再次相会,共享这宁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其二)媭砧课读图为王少鹤农部题

旧业青箱,诵先芬、幸托茕茕月姊。

珠树俊才,名成捣衣声里。

冰绡细写前尘,照灯影、柴门深闭。谁记。

有元龙、省识当时情事。宫锦艳柯里。

是寒砧叠就,香罗文绮。霜杵泪、痕悽红,尚沾掺指。

扁舟画省归来,胜清沔、相望天际。迎侍。

趁明年、一帆春水。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燕归梁.汲县与家人别

烟柳凄迷夕照沈。离思难禁。无根风絮苦商参。

歧路外、两分心。促春相见残春别,新怅望、更从今。

竹鸡啼处瘴云深。且休向、梦中寻。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宴清都(其一)从弟耕腴俟我于管城,同行至许昌辞归里门,怃然有作

翠羽东风便。邮程隔,始知家近天远。

看云念久,连床梦熟,快心重见。

题襟怕说分襟,况旧隐、仍孤望眼。

试问取、老圃闲花,横枝暗叶谁剪。

匆匆半载京华,尘劳自省,羁思空乱。

繁台夜月,隋堤细柳,一番春换。

相携步屧吟眺,胜路逐、衡湘去雁。

待长成、新种丹榴,归来未晚。

形式: 词牌: 宴清都

宴清都(其二)

候馆騑骖驻。苔岑合、夜阑前事重数。

晨星半落,闲云独往,乍欣萍聚。

长安片月回看,奈过眼、徒惊迅羽。

枉羡忆、紫陌吟身,年华驷隙空度。

南来第一消魂,凄凉况指,江上鹦鹉。

春晖寸草,秋风断梗,此情谁语。

陵陬绛萼馀恨,更忍问、循陔旧处。

但与君、剪烛同听,西窗暗雨。

形式: 词牌: 宴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