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傍玉何曾暑热,惜香最恨眠迟。

残灯未杀影迷离,一点纱龙红蕊。

小雨初过庭树,新凉渐近罗帏。

殷勤临别为披衣,软语虫飞声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西江月》是清代词人朱彝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情的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的清凉与温馨。

"傍玉何曾暑热",玉指美女或玉器,暗示环境清幽,即便在炎热的夏日,也因佳人的陪伴而感到凉爽。"惜香最恨眠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不愿轻易入睡,仿佛香闺中的女子香气能延长这份美好。

"残灯未杀影迷离",描绘了灯光微弱,影子摇曳不定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一点纱龙红蕊"则进一步描绘了灯火下红色花朵的娇艳,增添了诗意。

"小雨初过庭树",一场小雨过后,庭院中的树木显得清新,预示着天气转凉。"新凉渐近罗帏",罗帏之内,词人感受到凉意逐渐临近,暗示着夜晚的宁静和舒适。

最后两句"殷勤临别为披衣,软语虫飞声里",描绘了词人在温柔的告别时刻,体贴地为对方披上衣物,而虫鸣声在耳边轻轻响起,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感伤与甜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夏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的互动和环境的细节,展现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两同心

认丹鞋响,下画楼迟。

犀梳掠倩人犹未,螺黛浅,俟我乎而。

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转迷离。

比肩纵得相随,梦雨难期。

密意写折枝朵朵,柔魂递续命丝丝。

洛神赋,小字中央,只有侬知。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声声慢.七夕

桐阴重碧,豆叶轻黄,溪沙过雨无泥。

尽卷纤云,一钩凉月楼西。

寻思昔游历历,记回廊纤手曾携。

好风度,爱吹衣香细,点屐声低。

谁道离多会少,比露蛩秋蟀,只解凝啼。

恨别江淹,旧时南浦都迷。

输成双星岁岁,料红墙银汉难跻。

孤梦远,尚牵人横阁小梯。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芙蓉月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啼鹃满山树。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亭东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形式: 词牌: 芙蓉月

绮罗香.灯花

芳飐铜荷,艳分银叶,那夕谢娘庭院。

酒醒宵阑,记得背人偷剪。

似罗帏、双双深笑也,一样春心撩乱。

最怜伊、瘦不禁风,茜纱六扇夜频掩。

飞蛾空扑兰焰。知是为侬效死,为花情愿。

罢剔瑶钗,惯惹玉人纤腕。

簇珠花、绛雪春融,裹金粟、彩云风颤。

结相思、一点多情,绮窗幽梦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