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丽侯司教化州

绛帐新移溟海头,之官尤喜及清秋。

仙山家近传仙李,化雨飞时又化州。

出箧篇章珠径寸,趋庭诗礼雪盈头。

知君四世承欢在,不羡京华作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为友人李丽侯赴化州任职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即将前往之地的美好祝愿。

首联“绛帐新移溟海头,之官尤喜及清秋。”描绘了友人李丽侯即将前往化州上任的情景,以“绛帐”比喻教育,暗示李丽侯不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传播知识、教化的使者。而“溟海头”则形象地展现了化州的地理位置,远离繁华,充满未知与挑战。然而,“之官尤喜及清秋”,一句却透露出李丽侯对此次任命的喜悦之情,或许是因为秋季的清新与宁静,为他提供了思考与准备的时间。

颔联“仙山家近传仙李,化雨飞时又化州。”进一步赞美了李丽侯的品德与才能。将李丽侯比作“仙李”,意味着他如同仙界的李树一般,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还能像仙山上的李树一样,结出智慧与道德的果实。而“化雨飞时又化州”,则是对李丽侯即将到任化州后,能够如春雨般滋润这片土地,带来变革与进步的期待。

颈联“出箧篇章珠径寸,趋庭诗礼雪盈头。”通过描述李丽侯的个人才华与修养,表达了对他深厚学识和高尚人格的赞赏。这里的“珠径寸”比喻他的文章如同珍珠般珍贵,而“雪盈头”则形容他满头白发,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老而弥坚的精神风貌。

尾联“知君四世承欢在,不羡京华作宦游。”是对李丽侯家庭幸福、家族传承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丽侯不羡慕京城官场浮华,而是选择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钦佩之情。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李丽侯高尚情怀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何叶文入都

独骑匹马向燕台,便是闲游亦壮哉。

中路诗情生白雪,一年归计及黄槐。

都人尚系渐离筑,上客难逢郭隗才。

纵有知音在霄汉,高堂屈指待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佘振西梁凝掞入都

凤城裘马自轻肥,少俊今时似子希。

诗礼庭中推二妙,扶摇风里羡皆飞。

南辞庾峤桐初下,北到金台雁始归。

好及弱龄承祖武,老亲犹着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欣赏斋见吴山带画

欣赏斋中赏不希,故人遗墨一沾衣。

双凫出浴翎犹湿,高柳摇风絮尚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李植公行乐图二首(其一)

碧栏干外敞云屏,一簇笙箫在水亭。

传语佳人诵新句,李郎停笔酒初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